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AHS)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95%。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20年3月27日,泰国发生首起非洲马瘟疫情,此后持续蔓延至泰国多个区域及邻国马来西亚,最近疫点与我国边境直线距离不足800km,非洲马瘟传入风险较高。各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马属动物相关从业者须高度警惕疫情传入风险,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动向,积极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加大技术和物资储备力度,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慎防非洲马瘟。
一、病原特征
非洲马瘟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共有9个血清型。该病毒对环境耐受力强,相对耐热。在37℃下可存活37天,4℃下可长期存活,抗凝血中的病毒75℃加热10分钟仍有感染性。在pH 6.0-12.0之间的环境下能稳定存活。腐烂尸体中病毒仍有感染性,腐败血液中病毒能存活2年。在血清、甘油等保护剂存在情况下,感染性可保持20年以上。对酸、氯、有机溶剂敏感,在低于pH6.0的环境中迅速失活,2%冰醋酸、3%次氯酸钠、1%过硫酸氢钾、0.4%β-丙内脂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和感染后处于病毒血症期间的马属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库蠓叮咬传播,也可通过其他吸血昆虫(如蚊、蜱、叮咬蝇类等)叮咬传播。不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健康动物接触发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染物不会造成感染。
马、骡、驴、斑马等所有马属动物对非洲马瘟均易感,斑马是储存宿主。其发病率、死亡率和临床症状与病毒株毒力、动物种类、动物年龄、健康状况和免疫背景等因素有关。马最敏感,病死率达50%~95%,其次为骡,病死率约为50%。驴对非洲马瘟抵抗力较强,一般表现为亚临床感染,病死率为5%~10%。犬采食病马尸体也会染病死亡。
潜伏期通常7—14天,但超急性型也可短至2天。《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家养马匹的传染期可长达40天。马和骡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为4—8天,也可能延长至21天;驴和斑马的病毒血症可长达40天。感染后痊愈的马属动物会对相应的血清型产生良好免疫力,对其他血清型也可产生部分免疫力,康复动物不再携带病毒。
非洲马瘟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大多数发生于湿热多雨虫媒活跃的季节。在气候温和的条件下,库蠓的成虫有可能在冬季存活,因此第2年可能再次发生非洲马瘟。易感动物感染该病毒往往也具有时间性,在清晨和黄昏时段,蚊虫活动较多,因此动物往往在此时感染。
三、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
该病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病变及功能性障碍为特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皮下结缔组织水肿、肺水肿及组织和脏器出血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肺型(急性)、心型(亚急性)、混合型(急性、亚急性)和瘟热型(亚临床)4种类型。其中,肺型(急性),典型特征为高热,可达40-41℃;眼结膜发红;呼吸困难,频咳,鼻孔张大,流出泡沫样液体;通常1周内因窒息死亡,死亡率95%以上。剖检可见肺小叶间水肿;心包积液,有点状出血;胸腔积液,胸淋巴结水肿;大肠、小肠的粘膜和绒毛膜可充血,有点状出血。心型(亚急性),典型特征为发烧,可达39-41℃;水肿从面部发展至颈部、肩部、胸部;通常1周内因心力衰竭死亡,死亡率约50%,甚至更高。剖检可见皮下、筋膜下和肌肉组织水肿;心外膜和心内膜出血,心肌炎;胃出血,盲肠和结肠浆膜表面点状出血。混合型(急性、亚急性),临床较为普遍,能同时表现出肺型和心型的症状,通常1周内因窒息或心力衰竭死亡,死亡率约70-80%,甚至更高。剖检可见肺型和心型两种类型的病理变化。瘟热型(亚临床型),发热轻微,一般不高于40-40.5℃;可能出现1-2天精神沉郁,一般自然康复,几乎不死亡。
四、流性态势
非洲马瘟1719年首次在南非开普敦被确认,目前主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呈地方流行。20世纪,非洲马瘟曾多次向外扩散,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中东地区和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北非国家暴发疫情,并波及到巴基斯坦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和欧洲的西班牙。目前,非洲马瘟在南部非洲每年夏季都会发生。2020年3月27日,泰国呵叻府(NakhonRatchasima)一农场突然发生非洲马瘟疫情,之后疫情蔓延至北柳府、阿育塔亚府、华富里、沙拉武里府、曼谷府、巴吞他尼府、暖武里府、巴真府、武里南府等地区,形成曼谷湾周边疫情传播区域、呵叻府疫情传播区域。2020年9月2日,邻国马来西亚登嘉楼州(Terengganu)报告发生1起非洲马瘟疫情,成为继泰国之后又一发生疫情的亚洲国家。
五、传入风险分析
我国属于非洲马瘟病毒的无疫区。泰国虽与我国不直接接壤,但两国相邻的缅甸和老挝等国家气候湿热,库蠓滋生,因此我国西南地区存在疫情传入的风险。我国已知存在的库蠓属昆虫超过300种,在北纬40度以南地区均有分布。非洲马瘟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拟蚁库蠓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有相关报道。我国流行的蓝舌病也由此类虫媒传播,表明非洲马瘟病毒在我国传播有成熟条件。广西边境地区人员物资交流频繁,贸易往来较多,疫情传入并扩散的风险很高。
六、防控建议
(一)加强边境防控。高度警惕境外传入风险,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动向,抓好口岸检疫、边境地区防堵、野生马属动物巡查和打击走私等工作,严防疫情传入。
(二)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控和处置能力。加大非洲马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升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对该病的预警水平和早期识别、及时报告、快速处置能力,提升实验室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诊断试剂和应急物资储备,一旦发现马属动物出现非洲马瘟临床症状,或大量发病死亡等情况,能进行快速反应、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三)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各马属动物养殖场所应完善厩舍建设,提升人员、车辆、物品、动物、粪污及废弃物等环节的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环境清扫、消毒、灭虫等措施,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四)严格处置突发疫情。一旦发现马属动物出现非洲马瘟临床症状,或大量发病死亡等情况,要立即隔离发病马属动物、密闭存储死亡马属动物,限制同群马属动物移动,采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并按照快报要求做好疑似疫情报告。对病死、染疫动物及其遗传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杀灭饲养环境中的库蠓等吸血昆虫,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同群未染疫马属动物应隔离饲养,隔离厩舍应能严密防范库蠓等吸血昆虫,在库蠓活跃时段(黄昏至黎明)严禁马属动物出厩舍活动,其他时段马属动物出厩舍活动应采取驱虫措施;彻底灭杀饲养场所库蠓等吸血昆虫及幼虫,清除厩舍周围的水体和废弃物,防止媒介昆虫孽生。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