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

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

2021-09-06 12:36:09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国良 记者程家武)近年来,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把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作为民生工程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突破口,以“底数清、情况明、促提升、创品牌”为目标,坚持服务当先,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扎实推进全市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我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怎么改造我的生姜小作坊,你们的一番指点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指导太专业太及时了。”铜陵市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胡婷婷握着专程到村里服务指导的食品监管人员手久久不放。胡婷婷传承家传古法加工白姜的方法自主创业,近几年销路不错。她想把小作坊改造正规些,规模扩大些,让古法白姜成为一个当地品牌。但是在改建古法白姜生产加工作坊制作间时, 遇到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合理布局腌制车间、加工车间、仓储间等难题。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现场对小作坊分区设置生产加工场所、规范生产设备布局、完善加工流程等进行了详细指导,解决了胡婷婷困惑已久的难题,为她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规范生产起到了非常好的帮扶作用。

一直以来,铜陵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人员以《铜陵市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抓手,秉承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组织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对培育的小作坊进行多次“点对点”实地现场指导、帮扶全面提升。2020年,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铜陵生姜小作坊生产加工规范》地方标准,培育了10户食品示范小作坊,建成铜陵市白姜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对评审通过的示范小作坊,予以5000元奖补,鼓励其改造升级。

铜陵市现有食品生产小作坊276户,特别是白姜小作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产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欢。铜陵白姜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在北宋年代,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重点生姜产区,并被列入朝廷贡品,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质地令人喜爱,以其优良的地域属性和食药两用的价值属性名播四方,有“中华第一姜”之誉。但是生姜小作坊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季节性强,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设备简陋,小作坊业主产品质量意识淡薄,安全隐患突出。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在对小作坊的监管上既没有简单粗暴“一棍子”打死,更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在如何保护传统特色、保证质量安全、保障市场需求上下功夫。在建立质量安全预防监督制度体系,持续规范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对发展意愿比较强的食品小作坊,指导其开展生产条件再提高、生产工艺再优化、生产流程再规范工作。

一年多来,通过帮助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的改造提升、生产工艺的改进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到品牌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小作坊面貌焕然一新。白姜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的建成,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规范,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变得更加安全放心;产品流通到市场上的渠道也更多了,销路更广阔,随之而来的就是收益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小作坊业主意识到“只有积极提升,才能更好发展”的道理。

小作坊虽“小”,却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食品安全“难事”。今年,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将食品示范小作坊建设列入铜陵市2021年食品安全重点保障项目,计划再建成11家食品示范小作坊和1个手工挂面食生产小作坊示范集中区,放大示范引领效应。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