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国秋粮收获几近完成,又是一个丰收年!随着新粮入市,粮价也成为牵动城乡居民的焦点。
粮价,还是百价之基吗?
追溯历史,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里,粮食如同现在的黄金一样,长期被作为一般等价物对待。“食为政首”,粮价岂止是百价之基,五谷被称为“万物之主”,那么粮价被称为“万价之基”亦不过分。
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价更被作为生活资料、工业消费品及轻重工业产品定价的比价对象,是名副其实的百价之基。这从表示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也能看出来。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绝大部分支出用在了“吃”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全面开放,我国的生产结构、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数量上讲,粮食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已不占大头:去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其中城镇29.2%、农村32.7%;粮油食品消费占商品零售比重连续两年跌破4%。
受此影响,粮价在我国消费品价格指数中的权重也降至5%左右。那么是不是说,粮价已不再是百价之基,其影响可有可无了呢?笔者认为绝不是这样,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价仍是百价之基,这个“基”如今不体现在数量上,而是更体现在基础、体现在根本上。
一方面,从代表消费者价格指数的CPI构成看,食品类占31.4%,其中粮食占食品比重最大。相较其他非食品类价格的相对稳定,CPI的变动更多受食品价格影响。今年以来,虽受疫情影响导致大宗商品出现涨价潮,但以粮价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始终低位运行,决定了我国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通货膨胀,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应对复杂局面留足了货币政策空间。
另一方面,粮食作为众多产业链的上游支撑,其价格变动对整条产业链和经济运行会产生较大影响。从粮食应用看,能源化、饲料化在世界上是大势所趋,粮食价格甚至能影响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供需和价格;再比如,去年以来,玉米价格上涨就带来养猪成本的大幅上涨。粮食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关键的是,粮价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几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问题。当前受成本上涨影响,种粮农民收益并不乐观,这就需要在稳粮价的同时也要稳收益,建立粮价和农民收益的联动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和目标价格改革,落实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奔头、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