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成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车成龙的忙的马不停蹄。“随着新米上市,我们合作社生产的‘定娃娃亲’大米订货很多,在北京、沈阳、杭州、南京等城市很受消费者欢迎,借助浓浓的‘年味’,争取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来个首季开门红。”车成龙说。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走进黎明镇长富米业的谷物加工车间一派忙碌,工人给已经脱粒、筛选后,金灿灿的有机小米进行装袋、打包、装箱,完成从谷子到精包装小米的蜕变。“这批以优质谷子为原料生产出的小米品质好,颗粒饱满、口感醇香粘稠,非常受消费者欢迎,销售额可达800万元左右,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有机小米‘熬’出了农户好日子。”黎明镇长富村俊龙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俊龙介绍说,他们合作社去年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经营土地面积3000多亩,其中流转28家农户土地800多亩,成功趟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上接市场,下带农户的农业生产格局,年加工小米、大米、杂粮等有机农产品近万吨,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成为村民致富的“聚宝盆”。今年48岁的董艳丽就是合作社“抱团”发展的受益者。“我家3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不但可以旱涝保收的拿到流转土地所得的租金收入,又能腾出时间到合作社打工挣钱,一年能赚3万多块钱,又很方便照顾老人,这比自己种地挣的钱还多。”长富村农妇董艳丽高兴地说。
黎明镇是国家粮食种植示范园区,也是有机农产品种植的主产区。寒地黑土岗地、昼夜温差大、良种和科技支撑等特有条件,当地谷子远近闻名。近年来,为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小米产业,做大做强“长富小米”区域品牌。黎明镇通过重点扶持、典型引路、抓龙头企业等措施,逐年扩大绿色谷子种植面积,做好提质增效大文章。并依托“长富小米”特色品牌,打造“长富小米”产业园,进行统一种植、统一收获、规模经营、抱团发展。
黎明镇副镇长黄海说:“我们镇现有谷物、杂粮特色种植合作社9个,种植谷物杂粮1万余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动力源,取得拉长链条效益高的好效果。”
“肇东小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年一茬作物种植的谷子具有品质好、绿色无公害,让黎明、五里明、里木店、姜家、五站、明久等16个乡镇的农民尝到了“甜头”,榛柴岗、碱香、熙旺、鑫围、黎明香谷等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有机小米,畅销北京、广东、上海、河北以及东北三省100多个城市,并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农博会和哈洽会上屡获殊荣。日前,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依据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经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品牌评价发布工作委员会审定,肇东市地理标志产品“肇东小米”品牌价值17.59亿元,对推动肇东小米品牌走向全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成为肇东市盛禾谷记食品加工部农民致富的“新农具”,通过线上接单、线下发货,为小黏豆包“蒸”出增收新渠道。眼下,室外寒风瑟瑟零下30多度,白雪覆盖着黑土地。但在位于肇东市里木店镇金山村的盛禾谷记食品加工部的家庭式生产间内,却是冬闲人不闲的繁忙景象,空气里弥漫着传统手工制作黏豆包的独特面香和芸豆香味。拿块面按个坑,放入豆馅、封口攥实、反复转圈,一个个圆滚滚的黏豆包就包好了。村民王洪霞和同村姐妹们这种家门口的打工方式增加了收入。“我们从一入冬就开始在这里用手工‘笨’方法包黏豆包,由冬闲变成了冬忙,一小时赚十块钱。这不农历虎年马上要到了,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好保证节日期间黏豆包的市场供应,希望再赚个2000多元钱,好去多办点年货。”村民王洪霞喜滋滋地说。
黏豆包是东北冬季传统食品之一,它不仅是离家“游子”忘不掉的家乡味,更是南方人争抢“尝鲜”的地方特色食品。为让黏豆包赢得市场青睐,该加工部瞄准“寒地黑土”品牌提档升级,把黏豆包做成了特色产业,由以往工厂式的加工变为现在的家庭传统手工制作,使得黏豆包“家乡味”越来越浓,订单一批接着一批。并借助电商平台和联系在外发展的域内能人等方式,让黏豆包走出“深闺”,远销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海南等地,带动村里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从田间种植、秋天收获、加工成品到消费者餐桌,里木店镇金山村的黏豆包“闯”出了大名堂,村民们放弃“猫冬”而是忙着制作黏豆包赚钱,小小黏豆包成了撬动乡村振兴的“小杠杆”,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我们在保证黏豆包质量和传统手工艺的前提下,有了自己的品牌商标。由于手工制作的黏豆包更加柔软、细腻、有韧劲,线上线下回购率非常高,包黏豆包的村民也增加到15人,日产黏豆包200箱左右,成为大家热捧的特色畅销美食。”肇东市盛禾谷记食品加工部厂长杨连晶说。
如今,像这样的大米“一路”飘香、小米“熬”出好日子、黏豆包“蒸”出致富路的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已在肇东市2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不断蓬勃兴起,让一箱箱特色产品“飞”向全国各地。这既培育壮大了特色产业、延长了产业链,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更打通从产品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产业链,使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点燃“新引擎”作用。
近年来,肇东市把发展高质量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沿301国道打造“休闲采摘”都市圈产业示范带;沿堤顶路打造“农业观光、田园养生”原生态产业示范带;沿肇昌路打造“农事体验、网红直播”数字农业产业示范带,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加速度”,由“一时红”变成“一直红”。目前,肇东市国家认证绿色、有机食品面积138.83万亩,绿色食品认证30个、有机食品认证150个,绿色食品企业达到14家、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到15家,农产品区域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达到24个。这既提高了农产品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更提升了农产品特色品牌形象。
作者:霍永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