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湖北省粮食烘干中心(点)达到2100个左右,烘干机保有量达到1.1万台以上,烘干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批次以上。
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粮食局、省农业发展中心联合印发《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了上述目标。该目标一旦实现,将基本满足全省粮食烘干处理需求,粮食“仓门灾”有望得到解决。
湖北是产粮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收获季,常遭遇连阴雨天气,大量粮食因不能及时晾晒、烘干出现发芽、霉变,农民收益受损,国家粮食安全也受到威胁。
“提升粮食烘干能力是让粮食免遭‘仓门灾’的好办法。”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举例说,2020年秋收时,湖北遭受大范围持续降雨,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烘干粮食过百亿斤,减少潜在损失21亿斤,助农增收24亿元。
然而,湖北省年产粮食过500亿斤,现有粮食烘干能力严重不足。
省农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湖北省粮食烘干机保有量为7900多台,粮食烘干能力为中稻产量的53.6%;粮食烘干设备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黄冈、十堰等丘陵山区占比很小;现有粮食烘干设备加装智能装置的不足30%;高能耗烘干机占比过半。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进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农机部门将粮食烘干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畴;粮食部门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建成粮食产业服务中心近800个。但受建设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经营利润低、用地审批难等因素影响,增量有限,以去年为例,全省仅新增粮食烘干机400多台。
加快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5部门联动攻关,《方案》明确:到2025年,水稻、小麦产地烘干率分别达到80%和95%;丘陵山区粮食产地烘干率达到65%以上;粮食主产区烘干设备智能化、信息化率达到65%以上。
为求实效,《方案》对症下药,直击痛点、难点——
投入大,款难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粮食烘干中心;对购置粮食烘干机的优先补贴,提高补贴标准,烘干机单机补贴额最高达12万元;2022-2025年,对符合县(市、区)规划的新建粮食烘干中心(点),经验收合格,省财政按照批处理能力每吨1000元的标准进行先建后补;鼓励金融机构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烘干设施融资租赁、抵押贷款和信贷担保服务;对烘干中心建设贷款按政策给予财政贴息。
成本高,地难批!烘干用地用电统一按农用标准管理,满足用地用电需求,推动节本增效;统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粮食烘干作业补助。
布局不合理,机具缺乏!科学确定烘干辐射半径,合理布局和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点),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能力闲置;组织省内高校院所与农机制造企业协同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物美价廉的新型智能化、信息化烘干设备,重点支持适宜丘陵山区的小型化、移动式烘干设备研发。(方桐 谢毅 陈鹏宇 王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