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

“慧眼识麦”助力江苏睢宁春耕春种

——

2022-03-23 21:25:02

眼下,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小麦已经大面积进入了拔节期,也是扬州大学农学院“慧眼识麦”研究团队技术人员格外忙碌的时候。他们每天云端联系当地农户们,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分析当地小麦长势,提供精确水肥管理方案。

据悉,团队利用卫星遥感精准种地、监测灌溉、勘测灾害......为广大农户们装上“智慧之眼”,既省去了春耕农忙时节下田奔波的劳碌,也便于农户们更及时精准进行管理决策,让大田种植管理更加高质高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江苏是小麦种植主要区域,品质难以区分、价格难以提升、销路难以拓宽是摆在广大麦农面前的三大难题,”“慧眼”系统研发指导老师,扬州大学农学院朱新开教授说,“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既帮助农民种好麦,又能打开销路,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据悉,该系统以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为核心,利用模型分析进行小麦籽粒品质预测,并生成品质分布图,便于农户进行针对性优麦生产。

团队成员之一,扬州大学农学院张伟军博士介绍,为了帮助更多农民实现从“头”提升,团队依托系统为当地麦农提供了“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精准种植指导服务,引导广大农民实现小麦优质高效管理种植。

范振云是当地的一位种粮大户。2021年起,他在“慧眼”团队的指导下改良了小麦种植方式,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设备和数据,进行土壤情况调查、小麦长势健康诊断和产量品质预测,“智慧化”开展小麦种植。

技术不仅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据范振云测算,以前自己每年生产投入要10多万元,收益20余万元;现在投入下降了一半,收益却提升了20%左右。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一辈子靠天吃饭,现在好了,智慧农业的手段不仅让我解放了双腿双手,也促进了增产增收。”范振云说。今年,他表示将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土地流转多承包200多亩土地。

“传统小农户应对不了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我们搭建了‘慧眼’平台,构建了庞大的下游销售平台数据库为使用的农户提供产销链条式服务,如今通过优麦分类、订单购买的方式,农户每亩小麦能提升400元,既增加农民种植收益,又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良性发展。”朱新开说。

据悉,在“慧眼”系统的牵线搭桥下,睢宁县地方50多家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不仅大幅提升了当地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面积及产量,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带,还大大加强了产销对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眼下,疫情防控给当地的春耕农事作业带来了一定影响,通过‘慧眼’系统的大力推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种植情况,打开市场销路;我们也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自己及周边人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春耕指导活动。”徐州市睢宁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李振宏说,“这也帮我们地方农技人员解决了大问题。”

现在,研究团队正在加大人工智能与遥感技术的融合研发。“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加码’,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团队指导老师,扬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刘涛表示,“希望以‘慧眼’为起点,通过推动农业信息化技术规模化、体系化发展,让农业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让农业更智慧。”

作者:王一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林雪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