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观点 >

以文学笔法抒写历史的洞察:郭宝平历史小说《范仲淹》读后

——

2022-07-26 11:35:12

今年端午假期,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里,捧读郭宝平先生历时两年写就的历史小说《范仲淹》,一口气读罢,不由得掩卷遐思,假如范仲淹出生在楚怀王的年代,依他的性情,会不会也难免成为另一位自沉于汨罗江的三闾大夫? 倘若屈原来到了宋仁宗时期,以他的抱负,会不会也携手参知政事范希文共谋庆历新政? 设想,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两位绝代文豪一定会惺惺相惜、诗词唱和、相见恨晚——一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曰:“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心忧民者,民亦忧之。念及相隔千年的两位伟人,我们这些又隔千年以后的平凡普通之人依然会扼腕长叹、感佩莫名。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想,再没有什么其他更贴切的表述,能够如此深刻地表达世人对屈原、范仲淹这些兼济天下的华夏先贤们发自肺腑的认同、景仰与爱戴之情。

然而,通读了宝平先生这部760多页的心血之作,透过字里行间,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位一生坎坷的“天涯旅人”:少小孤寒贫困、青年忍饥苦读、中年奔波劳碌、晚年病患缠身、终而客死宦途——脑海中的画面,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幼年丧父,贫苦无依,随母改嫁,寄人篱下。在作者笔下,少年范仲淹也曾经立下“不为良相,便为名医”的誓言,然而,醴泉寺求签的结果,家境的每况愈下,一度泼灭了他心中最初的梦想;也曾经进退维谷,学习商贾技艺,不通且无乐,志不在此,不足半年便放弃;也曾经走投无路,赴终南山学做隐士,又终归放不下满面愁容的母亲。

北宋第一名臣范仲淹的人生之初,在郭宝平的小说里,被还原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青涩少年。在困顿中挣扎,从绝望中奋发,以苦难砥砺心智,最终放弃逃避,直面人生的一道道难题。

作者把手中之笔当作了剖析人性的手术刀,将高山仰止的千古伟人,其笼罩在完美神圣光环之下、隐匿于纷繁历史尘埃之中的深刻人性,一一展现出来。少年范仲淹,在我面前变得血肉丰满、可亲可近,栩栩如生。

小说从第一章“药出山来为小草”开始,一落笔便定下了质朴、写实的基调,纵览小说中范仲淹奔波劳碌的生命历程,想到的还是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用老百姓的语言通俗地提问:一把烂牌何以打出了“王炸”的人生?

从划粥割齑,到进士及第;从为民筑堰,到主持书院;从西陲守土,边帅军功,到庆历新政,改革图强;从理或当言,死无所避,到四起四落,百折不挠。范仲淹在世64年,为官37年,在京只有4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奋不顾身,革除弊政,刚正不阿,仗义执言,屡遭贬谪,风波迭起,愈挫愈奋。正如金元时期文学家元好问所言:“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从立志、立功,到立言、立德的逻辑延展开去,作者从容不迫地写出了范仲淹这位“寒门贵子”沧桑一生的苦难与勤勉、劳碌与疲累、深思与直言、忧喜与悲恐。不可不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尊重历史、尊重人性,《范仲淹》以洞若观火的历史观察、不动声色的文学书写,支撑起了我们对于千年前历史人物范仲淹从成长、成才,到成名、成家,所有真实历程的合理想象与逻辑判断:那个应天府书院的苦读少年,从英姿勃发到两鬓苍苍,从自强奋发到自信豁达,从大胆、冲动,倔强、执拗,到忧乐自适、淡泊从容。

无论多么伟大的范仲淹,在作家的笔下、读者的眼里、世人的心中,首先要是一位真实可信的范仲淹。这一点,《范仲淹》做到了。真实的范仲淹,除了伟大,还有可爱;除了悲悯,还有豁达。

将真实的历史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这是郭宝平历史小说创作的又一个执着的坚守。宝平先生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只有打通历史,方可直抵人物的精神世界;只有对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生态乃至世道人心都有深入研究,才能对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人物有精准把握。

比如,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士风败坏,唯利是图。在此背景下,由宋初至北宋中期,由范仲淹倡导并身体力行,“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崇高精神,使朝野士风为之一变,“天下正人之路使公辟之”;

比如,北宋时期以儒立国、优待文士,许多制度安排都可以维护士大夫的尊严,范仲淹、晏殊、富弼、韩琦、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等一大批才华卓著的知识分子才可以脱颖而出;

比如,宋王朝重文抑武,军力羸弱涣散,西夏入侵边境之时,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兵甲”的军事才能才得以有展露的舞台。王朝的弊端,却成就了范文正公的文韬武略;

再比如,宋仁宗时期,“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愈演愈烈,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趋复杂和升级。危机逼迫之下,仁宗下定变革朝政的决心,给了范仲淹施展政治抱负的机遇,但“庆历新政”也因触及了皇权与官僚集团的核心利益,启动一年旋即无疾而终,从另一个角度,也折射出范仲淹高蹈自守的精神追求,实难容于日趋僵化锈蚀的皇朝官僚体制;对于政治改革的成败、难易,范仲淹设想得过于理想、天真,执行得偏于冲动、执拗,不懂得打“壕堑战”,不懂得妥协、变通,一心一意,直道而行,也因而最终沦陷于异己者所谓“朋党”之诟病,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高尚成为了高尚者的墓志铭。

任何一位英雄都摆脱不了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并不完美和并未完全成功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丝毫不影响刻在他历史墓志铭上、政治节操的无暇与君子人格的崇高伟大。

郭宝平先生以学者的严谨,辅以详略有致的笔墨,渲染出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让历史场景与人物心理、情感之间产生关联、互动,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便捷深入地体悟到历史人物内心深处的光荣与梦想、苦难与辉煌、功败垂成后的无奈与忧伤,正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苍凉意境,“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的忧伤,一为燕然未勒,壮志难酬,二为征夫思乡,民生艰辛。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沉雄开阔的环境与场景描述,更加映衬了将军内心世界的悲壮。在历史小说《范仲淹》的创作过程中,应该说,在对于历史场景真实性的把握方面,宝平先生的追求,可以类比于这首千古名作《渔家傲》。

在《范仲淹》自序中,郭宝平表明心迹:决心开创一种历史小说写作新模式,依托历史写小说,以小说的笔法写历史,在文学领域为历史书写赢得阵地,在史学领域为历史普及赢得读者。

此时,中华民族正踔厉奋发走向全面复兴的新时代,如何从历史传统里面获得深厚的文化资源,用以凝聚民心;此刻,中华民族正满怀信心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如何从历史先贤身上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用以激荡民气。郭宝平先生的历史小说《范仲淹》,正是在向着这一宏阔目标做着扎实努力的一个具体案例。

作者:李忠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秘书长、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