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头条丨“隐私权”担忧之下 各国“健康码”能否大一统?
还记得早在3月份,《纽约时报》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健康码的报道,几乎是以描述洪水猛兽的笔触,揭露了“一种新型的对人身自由的钳制”。
然而,几个月后,它就真香了。
许多国家都慢慢意识到,要解封就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追踪病毒接触者的方法。而一个电子追踪方法,堪称居家隔离出门旅行的必备神器。
可惜,这真香之路有点坎坷。
譬如英国政府5月5日就以怀特岛作为试点,推出本国的新冠疫情追踪软件。但数月过去,下载人数迟迟达不到期望。专家认为类似App要实现强大的追踪功能,需要超过40%的人口下载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然而一直到10月2日,英国卫生部才宣布软件下载量终于突破1400万次,而英国的人口是6600多万。
因为完全凭个人意愿选择下载与否,所以该软件所发挥的作用打了巨大折扣。但一些后发国家选择了新的技术路线,比如以蓝牙与加密技术为核心,也确实提高了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水平。
这是一个越来越精细的过程,国家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像《纽约时报》那样还不了解,就开始大肆批评。现在回头看像个笑话。
跨国旅行宽严
一国在本土推广追踪软件尚且如此困难,更不要说追踪跨国流动的人员了。因为有些国家的追踪隔离规定实在是过于放水,譬如英国新推出的“有钱就可以不用隔离14天”的入境新规。
12月3日,英国交通部长在推特上发布称“从12月5日凌晨4点开始,如果你是为英国经济带来巨大贡献的商务人士,就算不是来自豁免国家,到达英国也不再需要隔离(14天),这是为了我们的经济和就业”。
毫无意外,此项新规遭到英国网友的汹涌吐槽。
“所以有钱人就不传播病毒,而其他英国人则需要遵守封城规定,不能正常生活吗?你能告诉我这一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吗?”
英国卫生部门此前就对此新政作过背书,称豁免“高价值”旅客的14天隔离不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但显然这并不能服众。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搞笑。然而这不是,这是赤裸裸的腐败。部长先生,我们是不是能这么理解,你的意思是新冠病毒这么有选择性,所以也没那么会传染?”
想象一下为什么国内旅行只要手持绿码就不用隔离,而跨国旅行就会要求强制隔离14天呢?原因之一在于国内健康码实现了互通互认,而国际上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因为各国防疫规定不一,对人员隔离的标准和隔离措施不一,检测宽严不一(未必一样精确,未必一样普及),而数据也不互通,所以各国的“健康码”也就不互认。
要实现跨国旅行也能拿着一个健康码畅通无碍,正确答案一定是靠各国的协调行动,实现“健康码”车同轨、书同文,而不是看旅客的身家背景来判断谁能被豁免隔离。疫情面前,谁都没有特权。
数次跨境尝试
今年4月,苹果和谷歌两大科技公司曾联手开发追踪系统,毕竟两巨头拥有全球1/3人口的用户占有率。然而此举引发的质疑是,大型科技公司介入各国卫生体系,是否会给单一国家带来网络安全隐患?
同样是在4月初,德国牵头多个欧洲国家发起了“泛欧隐私保护接触追踪(PEPP-PT)”项目,努力了近一个月,最终130多个专家无法达成统一的“开发标准”。失败的原因在于对“隐私权”的担忧,这是一个在欧洲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所以一个健康码的创建,并不是只要搞清楚“阴性”、“阳性”,“红码”、“绿码”这么简单,它还包含着价值观,即“我”愿意在多大程度上让渡一部分个人权利来与“别人”分享这些信息。这个“别人”可以是科技巨头、本国政府,也可以是别国。
剑桥大学研究经济流行病学的托克斯瓦德博士认为:“每个社会都必须自己决定如何看待这些成本(代价)和收益。我认为不同的社会现在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不同的选择,而从原则上来说,在不同国家进行协调合作是一个好主意。”
在11月21日的G20峰会上,习主席提出“建立基于核酸检测结果、以国际通行二维码为形式的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希望更多国家参与”,呼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携手应对疫情。
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目前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正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工作将围绕着国家间机制互认、信息保护、数据应用等进行。中方将就此同有关方面进行沟通。
抗疫就跟应对气候变化、反恐等等许多全球性挑战一样,需要合作,需要多边主义。退回本土、各自为政,只会让“成本”更高。
监制丨姜秋镝
总台记者丨王璇 慕兰亭 张静昊
编辑丨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