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莫斯科4月23日电 (记者 田冰)4月22日,在苏联著名作家、战地记者瓦季姆·科热夫尼科夫诞辰113年之际,俄罗斯文学艺术等社会各界人士为其在莫斯科曾工作的地方举行牌匾揭牌仪式。
图为科热夫尼科夫的女儿叶卡捷琳娜·科热夫尼科娃在父亲的牌匾前留影。 田冰 摄科热夫尼科夫于1909年4月22日出生于托木斯克省。1933年在莫斯科大学民族学系文学专业后,科热夫尼科夫即投身记者行列,并于1940年成为苏联作协会员。卫国战争期间,他担任《真理报》军事记者,曾参加攻克柏林战役。科热夫尼科夫后来长期担任《旗帜》杂志主编,并曾任苏联作协书记,1984年在莫斯科去世。
科热夫尼科夫著作颇丰,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剧本等。其中,《盾和剑》是一部描写二战期间苏联对法西斯德国进行谍报工作的长篇小说,当年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曾风靡苏联,并被中国观众熟知。据说,这部小说和电影曾对少年时期的普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上世纪50年代,科热夫尼科夫作为记者被派驻中国工作多年,之后曾多次访华。科热夫尼科夫曾撰写了多部有关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作品,如《在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桥》《新中国的人们》《人民以此自豪》《千斤》等。
4月22日,俄各界人士在莫斯科为苏联著名作家、战地记者瓦季姆·科热夫尼科夫举行牌匾揭牌仪式。 田冰 摄科热夫尼科夫的女儿叶卡捷琳娜·科热夫尼科娃,是一位俄罗斯功勋艺术活动家,目前担任莫斯科作曲家协会室内交响乐分会主席。她对记者说:“上世纪50年代,我父亲被派往中国担任记者工作,并曾担任亚洲团结委员会副主席,母亲也随任到了北京。我出生于1954年,其实我本来应该出生在北京,但我母亲在怀孕8个月后飞回莫斯科生了我,所以亲友们开玩笑说我是‘中国人’。”
回忆起童年生活,叶卡捷琳娜动情地说,“我的整个童年都充满着中国氛围,家里的客人大多是中国人,把我打扮得也像个中国女孩。所以,我从小就与(中国)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她对记者表示,父亲一生都记得中国,也很怀念中国。“也许在中国度过的岁月,是他和母亲最幸福的时光。”
叶卡捷琳娜指着身后位于特维尔林荫路的建筑说,这所房子就是父亲当年工作的地方。在这里,他作为《旗帜》杂志主编工作了35年。他热爱并为这本杂志感到自豪,并亲切地称员工为“旗帜人”。“如果他的灵魂留在某个地方,那肯定就在这所房子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