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长城守护者:他走遍每一座烽火台,说这是山里人的本分

——

2020-11-25 19:16:10

中新网宁夏同心11月25日电 题:长城守护者:让中国的文化符号永续传承

中新网记者 于晶

早上五六点钟出门,骑着摩托车,花三四个小时沿着长城两侧巡查一次……已入花甲之年的贺文希有一份特殊的工作——长城守护员。

贺文希守护的这段长城位于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下马关是明长城重要关隘,从此地向东,每隔五里就能见到数个烽火墩,这段三十里长城和下马关古城相映交辉,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历史文化符号之一的长城,也在此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1月25日,记者驱车穿过沟壑相连的旱塬群山,来到下马关镇。

站在下马关镇的烽火墩上向外眺望,满眼是苍茫的边塞风光,昔日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已然褪色,唯剩星罗棋布的烽燧墩台寂寞而苍凉。

与故宫、兵马俑不同,长城是一个不宜圈起来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与山川河流融为一体,却也时常面临着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威胁。目前,中国像贺文希一样的长城保护者有5000多名,他们分布在2.1万公里长城沿线的15个省404个县,成为基层文物管理部门扎根在长城边的守望者,守护着中华民族之魂。

贺文希正在对长城进行巡查(资料图)。 于晶 摄贺文希正在对长城进行巡查(资料图)。 于晶 摄

6年前,在明长城脚下生活了一辈子的贺文希被当地文物管理所聘为长城保护员;6年间,贺文希的足迹遍布了这里的每一座烽火台。

长城保护员工作内容重复枯燥,有时候方圆几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贺文希对于巡视长城却乐此不疲。6年来,他每天风雨无阻地巡查着所负责的那段明长城,清除垃圾和破坏墙体的杂草,劝阻来此放羊的村民。

别人眼里长得一模一样的长城,在贺文希眼里却各有各的特点,哪里有损伤他看一眼就能发现。有时碰到山洪,贺文希就踏着泥泞的山路登山巡查一整天,一旦发现问题便记录下来上报文保部门。

“只要一上山心里就踏实。长城是咱们的国宝,是独一无二的。”贺文希告诉记者,要制止人为破坏有时并不容易,他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少管闲事”。在贺文希随身携带的一个塑料文件袋中,一份打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成为了“护身符”,“很多村民觉得我多管闲事,这份文件说明保护长城是有法律依据的,谁敢破坏长城谁就要受罚。”

“老去的长城需要有人守护,保护长城是我这个‘山里人’的本分。”作为长城守护者,贺文希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一定要把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看到这个伟大的历史奇迹。

宁夏境内有战国、隋、明等长城约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506公里,因长城遗迹多、类型全而被称为“长城博物馆”。对长城的保护,仅靠贺文希这样的长城保护员还远远不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长城已迫在眉睫,这需要全社会一同努力,把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好好传下去。”(完)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