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淅川11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丹淅流域早期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特色“一元”、丹淅流域是研究早期文明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丹淅流域“文化走廊”特征突出、丹淅流域下王岗遗址是二里头时期文化互动中的交通枢纽……
高峰论坛上举行《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首发暨赠书仪式。 孙自法 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丹淅流域早期文明学术高峰论坛29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举行,近百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聚焦论坛主题,围绕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及影响,进行全方位对话、交流和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表示,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文明,在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各主要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着各自文明的演进过程,丹淅流域正是这些“多元”中十分有特色的“一元”,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特色“一元”究竟特在何处?陈星灿指出,丹淅流域有着积淀深厚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从距今约50万年到1万年的旧石器,从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到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以至夏、商、周三代,这一地区文化绵延不断源远流长,其中仰韶、龙山时代及楚都丹阳时期,是其早期文化与文明发展中十分辉煌的阶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众多重要考古发掘与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高江涛研究员在高峰论坛上做主旨报告。 孙自法 摄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贾连敏说,丹江口库区淅川县境内及其周边区域文化底蕴深厚,各文化在此交流融合,是研究早期文明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已调查确认的文物点达170余处。20世纪50年代,丹江口水库建设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就已得到重视。2005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启动,经过8年努力,文物保护项目于2013年5月底全部完成,出土文物3.7万余件(套),取得重要发掘成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宋国定在《丹淅流域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主旨报告中提出,丹淅流域坑南遗址揭露了旧石器早期偏晚-中期的连续文化层堆积,同时为丹江库区旧石器考古编年提供了连续的绝对数据。他认为,坑南遗址群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揭示丹江流域石器技术发展、文化交流、人群迁徙等更为深入的考古学信息。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以《丹淅流域仰韶文化早期遗存研究》为题做主旨报告称,丹淅流域以下王岗仰韶一期为代表的仰韶早期文化,不仅对江汉北部地区产生影响,还一度向南影响到长江中游地区,促进了长江中游的文明化进程。同时,丹淅流域的“文化走廊”特征突出,是连通豫陕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汉江平原、中原和关中三个地区文化势力的消长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靳松安在《淅川沟湾遗址史前文化遗存研究》主旨报告中说,沟湾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探讨汉水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不同文化的分期与年代、不同时期的聚落布局及其演变规律、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该区域社会复杂化进程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丹淅流域的下王岗遗址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需要,在完成考古发掘后,如今已淹没于丹江口水库水面以下。“再返下王岗,已在水中央。”10年前曾领队开展该遗址发掘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江涛研究员非常感慨。他介绍说,下王岗遗址经过大规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高江涛认为,下王岗遗址是二里头时期文化互动中的交通枢纽,其文化内涵既有属于典型二里头文化的常见陶器,也有属于本地二里头文化的独有特色器物,可称为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主要分布于丹淅流域、鄂西北、荆襄地区等鄂豫陕交界地区,该类型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就是二里头文化向上述区域逐渐扩张的结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高江涛主编的《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也在当天的高峰论坛上首发。
该大型考古报告称,整体而言,下王岗遗址作为南、北联通长江与黄河流域在丹淅之上的一个支点,同时又处于史前和史初多样考古学文化汇聚、变动、融合的中心区域,丰富的考古资料表明,下王岗遗址具有文化互动交流孔道上“驿站”或“码头”的性质。而且,下王岗遗址从仰韶至二里头文化未有间断,非常有利于各类不同时期历史变化性的综合研究,包括文化谱系变化、史前环境变迁、聚落形态演变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