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世界土壤日将至 南京农业大学7位教授共上生态文明公开课为土“把脉”

——

2020-12-04 21:15:00

中新网南京12月4日电(许天颖 聂欣)5日是第7个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如何看待土壤与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的关系?传统的“土壤肥力”之外更应该关注哪些议题?4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组织了7位土壤学教授,通过线上视频和线下讲授的方式,同上一堂生态文明公开课,与学生就“土”论“土”,谈天说“地”。

“土壤是万物之源,农业之本。岩石经过风化就形成了土壤,但是由于温度、水分、地形、生物等成土过程的条件不同,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土壤,也孕育了不同的土壤文明,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潘根兴教授从土壤与土壤学科的起源说起,串联起土壤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孕育的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与同学们一同在课堂上探寻土壤的形态之美、力量之美、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

“我们学土壤、学农业,就要像植物生长一样,不仅仅是立足大地干事情,更是要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厚积薄发,破土而生。无论走到哪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这就是乡土情结,就是强农兴农志,爱国报国心。”邹建文教授这样与学生谈到。

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泱波 摄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泱波 摄

长期以来,南京农业大学的“土”教授们一直致力于守护土壤健康的一线“战场”,在他们看来,为土“把脉”为地“抓药”,更是为人类谋幸福。

“别小看这一寸土,它里面包罗万象,一克土壤中就能有多达几亿到几百亿个微生物,多如银河系中的星星,土壤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土壤环境一同构建起土壤生态系统。土壤健康就是这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李恋卿教授向大家阐释了土壤健康的概念,并指出在现代土壤健康的概念已经与食品健康、万物健康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社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过去看的是土壤“肥不肥”,人能不能吃饱,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土壤健不健康,人能不能吃好。从土壤中我们也能看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社会重大战略“做文章”。据该院党委书记全思懋介绍,在世界土壤日前夕,集结共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上一堂生态文明公开课,围绕专业课程特色,融合专业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进而引导广大师生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勇担使命,通过对土壤健康的关注,找到科学守护土壤、地球以及人类健康的“一体化健康”方案。(完)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