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徽班进京二百三十周年 艺术跨界让传统戏曲绽放出时代色彩

——

2020-12-07 15:16:48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自1790年起,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为代表的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南腔北调汇聚北京、众多名角同城竞技,230年前戏曲艺术家们的一场“艺术跨界”孕育促成了“国粹”京剧的诞生。

今年正值徽班进京230周年,也是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十年。近日,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里好戏连台、名家荟萃,梅派、马派、程派等六派经典剧目在北京京剧院轮番上演,天桥艺术中心“徽调京韵”展览引得游人脚步不停……一系列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主题活动密集开展。

开放包容 为京剧注入持久活力

“迩来徽部迭兴,踵事增华,人浮于剧,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众多戏曲艺人汇集京城演出,为什么只有徽班蓬勃发展壮大并最终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京剧艺术?从1830年成书的《日下看花记》中的几句话或可窥见一二。

“别小看这几十个字,它把徽班的优势概括进去了:声腔的兼容性,人才的开放性,技艺的全面性。正是这些元素的所在才有了京剧的‘文武昆乱不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说。

“徽班进京后,并未因为‘二黄’声腔受到欢迎就把昆曲元素抛弃了。直到程长庚办‘四箴堂’科班的时候,仍然是以昆曲打基础,所以是花雅的综合。在行当上,早期的徽班是以小旦取胜的,成熟以后,以老生为台柱、生旦净丑得到了全面发展。声腔不仅充分行当化,而且也充分个人化,出现了流派纷呈的景象,促使京剧的表现题材、文化内涵变得非常丰富。”龚和德说。

徽班进京后,吸纳融合不同曲种之长进行再创作,使京剧在诞生之初便把包容开放写进了基因。正因如此,才塑造出京剧的民族性与传播力。

20世纪上半叶,以梅兰芳等为代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推动京剧艺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百花齐放’,京剧始终处于戏曲发展前沿。”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说。

以2010年11月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线索,刘祯把近20年京剧创作和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京剧创作注重舞台的时尚感和现代感,大胆加入了国外芭蕾舞、歌剧元素。京剧被列入世界非遗代表性名录后,更加重视继承传统,舞台呈现方面比较本色,同时也没有放弃创新和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如何在保持京剧传统的同时创新表达、更好的与当代社会融合,越来越成为京剧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开放包容的京剧在实践和舞台上注入了更多现代意识、现代审美,赢得了更多新一代观众的喜爱。

人才辈出 大师闪耀戏曲舞台

北京前门外大栅栏每一条胡同都见证着230年来京剧的诞生和兴盛。大栅栏不仅是戏班剧社的云集之地,也是早期京剧名家的聚居区,更是培养后继人才的科班、戏园的聚集之地。从清末到民国,在大栅栏这片沃土上,诸多梨园世家人才辈出,流派纷呈,为京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徽班进京不仅将二黄、昆曲、吹腔等多姿多态的声腔汇聚一堂,创作了大量通俗精彩的优秀剧目,更重要的是为京剧的形成培育了一批大师人才。

“在从徽剧、汉剧转向京剧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开创型的大师级人才。可以说这是徽班进京对戏剧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说。从徽班进京到21世纪京剧发展历史来看,京剧人才培养存在着师徒传承、科班教学、学校教育等几种基本模式。旧时很多京剧优秀演员的成长是师徒传授与科班教育混合生成的结果。

“师徒传承用口传心授的方法精雕细琢地培养京剧演员,虽然培养人数少,但是成材率极高。科班制学演结合,更加注重规模化经营。最著名的是富连成,它继承了口传心授的方法,同时大量固定的演出为演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一个演员往往所有的行当都得学,受益匪浅。”冉常建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艺术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充分发展,中国戏曲学校的成立更是标志着京剧表演人才的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通过数十年的学历教育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京剧表演人才培养体系。“与科班时代相比,国家在戏曲发展上连续出台了多个扶持和保护政策,现在戏曲人才培养的条件大大提高。”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飞说。

“我们现在亟须培养一批领军京剧人才,应该探索如何把传统戏曲教育与现代教学体制有机结合起来,用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剔除传统科班教育缺陷,同时吸收传统传承口传心授教学的优点,更加有效地培养戏曲人才。”冉常建表示。

守正创新 古老艺术在继承中发展

欣赏京剧,一个是听唱腔,一个是看身段。“从《日下看花记》等书记载来看,徽班艺人能在京城独领风骚,正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在声腔上以观众审美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在舞台表现上追求着艺术上的细腻和最大的表现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万曙说。

“从观众的视角来看京剧,就是需要好听好看。”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分析说。京剧活动在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自建校以来清华大学的学生京剧队和京剧社团一直十分活跃。“剧院里黑头发的观众越多,就代表一个戏种越有活力。在清华校园里有很多年轻的京剧观众,这些观众的审美需求值得研究关注。”赵洪说。

赵洪认为,要做到好听好看,一方面要考虑音响好不好听,节奏是否符合现代生活,有没有能被人记住的曲调和旋律;另一方面是故事有没有戏剧张力,是否引人入胜、启发思考,演员的表演和服化道的视觉呈现也需要符合当下审美。

新时代更好地传播、展示京剧,离不开现代化的媒体方式,与电影、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丰富了戏曲传承发展的方法和手段。近日摘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的京剧电影《贞观盛事》就通过光影技术“圈粉”不少年轻人。

“媒体在京剧的发展传播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谭鑫培先生的《定军山》,第一部彩色电影则是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梅兰芳纪念馆馆员梅玮说。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将传统戏曲用现代影视的手段拍摄和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创造,不失为一种在新时代对传统戏曲继承与发展的方法和模式。梅玮相信,随着中国戏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影视工作者和戏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戏曲一定会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姿容。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01版)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