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浙江试点产品质量“三分”监管 抽查重点颜色“说话”

——

2020-12-08 09:21:35

中新网嘉兴12月7日电(记者 胡亦心)如何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集聚产品质量监管资源,从而提升监管能力?12月7日,浙江省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暨智慧监管机制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浙江嘉兴举行。浙江省试点探索的产品分级、企业分类、区域分色的“三分”监管机制,实现了差别化监管、数字化管理、图形化展示,从而提升监管效能。

据悉,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在嘉兴市、台州椒江、杭州余杭开展了分级分类监管试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选取当地产业相对集中、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行业,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的原则,形成产品质量闭环监管,有效倒逼生产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行业优化升级。

数据跑腿实现“三分”监管

此前,浙江省制定《产品质量“三分”监管标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摸底统计汇总的企业产品,依据产品特点、质量数据(产品质量不合格情况、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等)、敏感因子(产品的使用对象、社会关注度等),分为高风险产品、中风险产品与低风险产品三个类别;依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核算近三年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等指标,制定企业分类规则,将全域企业分为AA(好)、A(较好)、B(一般)、C(差)四个类别。

在区域分色上,《规范》提出,实施产品质量分级分类“四色图”管理方法,按照C类企业在该县(市、区)所占比例,以红、黄、蓝、绿标注形成“四色矢量图”,动态掌握各县(市、区)重点产品企业分布情况。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以嘉兴为例,嘉兴市试点构建了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系统与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浙江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浙政钉等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嘉兴市企业主体信息,监督抽查信息,日常检查、投诉举报信息等,建立“三分”监管数据运营中心(以下简称数据运营中心)。

在数据运营中心的助力下,嘉兴市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产品质量智慧化监督抽查,可通过历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智能判定企业监管级别,实现自动编制计划、自动下达任务、后处理实时跟踪。同时,数据运营中心构建数据集成展示“驾驶舱”,建成“三分”监管大屏展示系统,分为监督抽查概况、各地监督抽查情况等8个模块,集中展示“三分”监管数据运营中心归集的数据和处理结果。

在最终成果展示上,依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分为AA、A、B、C四个类别,分别对应绿码、蓝码、黄码、红码。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产品质量安全健康码的四种颜色,判定企业具体监管类别,统一“依码”管理,采取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加严监管等不同的监管措施。

嘉兴市产品质量安全分级分类分色数字监管平台(样本数据)。中新社发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供图嘉兴市产品质量安全分级分类分色数字监管平台(样本数据)。中新社发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监管重点让颜色“说话”

“在这个‘三分’监管标准下,我们前期已对嘉兴市49466家生产企业主体调查摸底,将其信息整理录入产品质量安全‘三分’数字监管平台,平台自动对企业产品类别进行数据编目管理,建立产品数据库。”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为监管人员提供更直观、更智能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

据介绍,经过近一年的工作试点实践,嘉兴市所有产品质量监管事项、数据运营、移动检查均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实施“监管重点摘选-监管类别判定-任务智能下达-钉钉检查反馈-复查整改落实”智能监管闭环,实现嘉兴市域内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全数据流转、全业务协同、全流程覆盖、全过程监督、全要素掌握”。

据悉,自产品质量“三分”监管机制实施以来,嘉兴重点监管企业总数减少30.60%,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较实施前减少17.40%,监督抽查经费同比下降3.92%,对不合格企业强化监管抽查覆盖率提升4%,监管资源向高风险产品C类企业集聚,监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嘉兴通过产品质量分级分类分色数字化监管平台,已对52种产品自动下达监督抽查任务769批次,开展后处理387次,完成监管闭环事项340条,重点监管企业总数减少19.06%,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较实施前减少17.40%,监督抽查经费同比下降3.92%,对不合格企业强化监管抽查覆盖率提升4%。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总结归纳试点工作经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继续优化机制、深化改革、强化运营,融入县域块状产业风险排查等质量监管工作,融入地方元素和区域特色,在浙江省层面深入全面地铺开产品质量分级分类分色智慧管理,推动产品质量高效监管、资源优化集成、机制推陈出新。(完)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