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评论:公共事件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

——

2020-12-11 09:17:01

公共事件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

胡宇齐

因确诊前去过多个酒吧,成都新冠肺炎确诊女孩赵某一度陷入网络谩骂之中,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悉数被曝光。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锁定泄露扩散赵某隐私者,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第一时间流调排查以及依法依规披露确诊患者的行程轨迹,对坚决切断病毒传播意义重大。作为病毒的受害者,赵某是否严格遵守了各项防疫规定,需要相关部门调查认定,即便真有责任,也不是曝光其个人信息,进而大贴标签攻击谩骂的理由。在事实并不清晰之时,以“正义”为借口,“人肉揭底”、一拥而上、恶语相向,完全超出了发表意见的正当边界,显然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

放眼舆论场,诸如此类的网络暴力时有发生,动机与形式五花八门。有人看到新闻愤愤不平,便居高临下大搞舆论审判,有人生活中遇到些微纠纷,一言不合即公布对方信息,扬言让其“社会性死亡”。互联网赋予个体的“麦克风”与“隐身衣”,被一些人大加滥用,宣泄情绪、损害他人。若任由此风蔓延,舆论场势必乌烟瘴气、戾气丛生,任何人都会面临无辜被“挂”、一“扒”到底的危险。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舆论大可鞭挞丑恶、声援善良,但不能践踏法律红线,让公共事件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对“成都女孩”的谩骂声浪过去后,舆论场上的理性声音、反思声音多了起来:“不要被打倒,无论是病毒还是网暴!”这说明,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大多数。如果说触网之初,人们对个体隐私、言语暴力的观感尚且淡漠,那么随着围观一次次公共事件,也随着相关法律的日益健全,更多人已认识到网暴的可怕之处,也意识到网络发言的边界之所在。

网络暴力如同“消音的枪”,谁扣动扳机,谁就站在法律的对立面。依法发声、“键”下留情,守好对别人的言行边界,也是为自己筑起安全空间。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