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北京榜样年度评选开始 全网点赞超1.7亿人次

——

2020-12-11 09:21:32

北京榜样年度评选开始全网点赞超1.7亿人次  全网点赞总量已超过1.7亿人次,活动将于12月20日截止

刘博强 “半路出家”的冬奥制冰师

田磊 老百姓的“传声筒”

“北京老校长”群体 教育均衡发展的践行者

  刘景院 抗疫“急先锋”

新京报讯 (记者揭明玥)发掘身边榜样,礼赞凡人善举。一年一度的“北京榜样”年度评选又开始了,“为榜样点赞”网络互动活动自11月20日启动以来,截至12月10日,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9亿人次,全网点赞总量超过1.7亿人次。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14年以来,北京市连续7年开展“北京榜样”主题活动,由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从社区、村和基层单位层层选拔,层层张榜宣扬身边榜样。

今年,共选出61名月榜人物、1名往届提名人选、3个特别奖团体,作为“年榜候选人”和“年度特别奖候选团体”进入年度评选。

活动启动至今已逾半月,主办方通过丰富宣传内容、贯通宣传渠道、立体化组织动员、协调网络“大V”助力,微博话题阅读量、全网点赞量“双过亿”。截至12月10日,首都文明网、“文明北京”官方微博、微信共收到3.5万余条网友留言,他们纷纷表达对“北京榜样”年度候选人的钦佩与感动。网友“囡囡”点赞科普达人高巍道,身为一名急诊科医生,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做公益,将科普当作一场修行,传递正能量。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受众在科普中了解医学常识,用文章传递医患之间的温情。网友“逍遥”说,“北京生态环境变好,李德海等治沙英雄功不可没。”

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持续组织“点赞活动”进高校,并适时评选优秀留言,继续做好活动组织与宣传,让活动辐射更广泛,完美收官。

今年的“为榜样点赞”活动将持续至12月20日。市民可登录“首都文明网”,或者关注“文明北京”、“北京榜样”官方微信,为您心中的“北京榜样”点赞。同时,也可@文明北京官方微博,参与话题互动,了解候选人榜样事迹。

1 27年奋战在传染病救治一线

每天,他不是在医院查房,就是在院内外进行疑难杂症会诊,或是在大学给医学部学生上课。对他而言,晚上11时结束一天的工作是常态。昨日午饭时间,记者联系北京地坛医院危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刘景院采访时,他仍忙着和病人交流病情。

“能入选‘北京榜样’年度人物候选榜单,我很高兴,这是社会对我过去几十年工作的认可。但是,重症医学是一个团体性工作,这个成绩更属于我所在的团队。”刘景院说。

50岁的刘景院从事传染病救治27年,擅长重症医学和传染病危重救治。从手足口、H7N9到MERS,从SARS到新冠肺炎,近年来发生的每一场重大疫情战役,他都奋战在最前线。不论麻疹、流脑、狂犬病,还是霍乱、艾滋病,只要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症,刘景院带领的ICU团队啃的都是最硬的“骨头”。

2003年SARS肆虐,ICU收治的是病情最重和传染性最大的病人,当时还是ICU病房主治医生的刘景院,是医院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医生;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发,医院收治796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121例,刘景院又一次冲在最前方;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从接诊第一例患者起,他两个多月几乎没回过家;他坚持将前沿研究成果与具体临床实践结合制定诊疗方案,确保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科室人员零感染。

2 5年听课评课超过1.2万课时

4年多时间,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密云、延庆,河北阜平、承德等地30多所乡村中小学,听课评课超过12000课时,亲自授课300多课时,主持开展教研活动200多次,组织课外活动160多次,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示范课100多次。他们是由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和丰台五个区32名退休老校长、老教师组成的“北京老校长”公益支教群体。

他们捐资赠物,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带到乡村:陶然亭小学原校长刘建文多次自费购买彩陶、蜡泥等教学原材料,个人花费已超4万元;崇文小学音乐特级教师付宝环不仅带课下乡,还捐助了一批口风琴等乐器;首师大附属小学老教师孙锡霞每月奔波数百公里,单次行程超12小时,奔波到校后经常立马开展工作;在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纪世铭的帮助下,阜平县城厢中学与北京101中学上地实验学校成为“姊妹校”,北京四中网校提供价值42万元的课程,免费向支教地师生开放……

退休不褪色,余热再生辉。老校长、老教师们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当地的村民经常送来自家的鸡蛋和大枣以示感恩。

3

办理诉求过百万件

她曾争分夺秒成功挽救“熊猫血”新生儿的生命;她曾在48小时内展开两轮救助,帮一名重症患者告别死神;她曾凭着一根电话线,成功救回一个鲜活的生命……35岁的田磊是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诉求组值班长,连续十年荣获“先进称号”,办理百姓诉求超过百万件。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心热线电话量突增。除夕夜,田磊主动请缨,申请返回单位值班,从1月25日到2月21日连续在岗27天。最初几天,她每天凌晨5时出门,深夜11时到家,路上要耗费6小时。后来,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打好抗疫持久战,更为了有突发状况可第一时间到岗,她决定一直吃住都在单位。

疫情阻击战中,她在有限的人员中迅速调整配置,专门拟订了武汉疫情重点工作方案,落实疫情工单专人处理,工单交办后由专人督办。每天,她都要将当天办理的疫情工单类别汇总,将数据分析形成报告向上级汇报,并对疫情工单逐一排查,因为每一单都可能是传播感染的风险。她统计分析疫情期间群众集中来电的诉求,并拟定统一的答复口径,以让每一名来电的百姓都能放心。持续高强度工作,让她突发淋巴疼痛,领导让她休息一天,但她只是连夜挂急诊开了些药,第二天又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4 每晚背40多斤装备练习

43岁的刘博强是首钢的“老人”,曾做过轧钢工、炼钢维检工。4年前,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园区,原来的车间被改造成了冬奥训练场馆,在加班加点的苦练下,刘博强转型成为一名冬奥制冰师。

冰壶赛道不同于普通冰场,表面并非光滑的,而是有一层称作“冰点”的小凸起,制作冰点的过程就叫“打点”。刘博强介绍,目前,全世界的顶级制冰师不超过20人,里面没有一个中国人。首钢冰壶馆邀请的是来自加拿大的顶级制冰师Jimmy。

那时,他白天跟着Jimmy打下手,晚上就背着40多斤的“打点”壶到场馆外的马路上,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分界线当作冰壶赛道的中心线,摸索打点技巧。练习了两个月,打点路线约150公里长,他才找到一点感觉。有一天,Jimmy临时安排他上冰“打点”, 凭着之前的“偷偷练习”,他竟然一次成功了。

“一次成功不算什么,只有每次都做到才是真功夫。”刘博强说,为了能和国际一流制冰大师更好地交流,学到最先进的制冰技术,他正努力学习英语,希望在冬奥赛场上展现中国制冰师的工匠精神。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