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4月28日电 (刘浩 刘森)密封的防护服、成片的汗水、浸皱肿胀的双手......这是安徽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消杀突击队”当前每一位志愿者的工作常态。
“60后”的郭如意是一名退伍军人,目前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阜阳北站任职,担任防溜制动长,同时他也是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会长。
郭如意在学校进行疫情防控“消杀” 秦红利 摄自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郭如意主动请缨,变身“超级大白”,奔忙在“疫”线,彰显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在郭如意的带动下,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迅速成立了62人的“消杀突击队”。连日来,突击队员在和谐路小学、张北社区等地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消杀”行动。
截至4月26日,消杀参与志愿者131人次,消杀学校32所、小区87个、办公场所4个,覆盖人员约14万人,消杀面积约129万平方米,服务时长640小时。
4月5日,根据疫情研判,阜阳市政府发布静态管理通告,大部分人出不了小区,郭如意号召协会成员就近在小区当志愿者,20名志愿者积极响应,在小区宣传防疫政策、组织核酸检测、维护排队秩序等,服务时长898小时。
在外,郭如意是守护家园的“大白”;在阜阳北站,他是守护列车的“制动长”。
“消杀”队员合影 刘冬梅 摄疫情防控期间,郭如意主动承担宣传防疫知识和单位消毒的工作,为班组同事开展生动的防疫“小课堂”,将志愿者们总结的正确佩戴口罩方法、室内外消毒技巧等内容分享给大家,让班组成员回家做“老师”,通过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做好防疫措施。
“郭会长,你们能来给我们封控区消杀吗?”4月9日,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闸南村驻点干部陆昊打来电话,郭如意没有迟疑。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战斗!”第二天,他和协会7名志愿者前往封控区消杀。
消毒工作是体力活,一桶消毒水重40余斤,消毒枪10余斤,操作时要耗费很大体力,而且当天最高气温达31摄氏度,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双手被汗水浸皱发白。
郭如意背着五六十斤重的弥雾机,穿梭在街头巷尾,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们一行8个人连续工作6个小时后,完成消杀约12万平方米,这相当于16个足球场大。
郭如意从“橄榄绿”到“志愿红”,再到“防疫白”,戎装虽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他带领协会成员根据疫情需要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志愿服务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