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2日电 (记者 陈静)江场西路200号的纺控租赁房方舱里,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S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吴瑞珅和她的团队已经忙碌工作了近一个月。
2日,吴瑞珅刚为一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了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和心理护理。“现在舱内的患者以老人、小朋友居多,有基础疾病者居多,在护理上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她说,“对于收治患者,我们更多的是体谅和包容,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帮助,多一份关心,就多一份希望。经过这么多天的救治,我们每天都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不同于体育馆方舱独立、开阔等特点,纺控租赁房方舱是由一栋23层的高楼临时改建而成,高耸的建筑、相对逼仄的工作空间。吴瑞珅向记者坦言,起初确实有些不太适应。“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抓紧时间熟悉环境。”吴瑞珅和护理团队的姐妹们连夜开会,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手册、筹措防疫物资、编写诊疗流程和规范,仅用短短五天时间就完成了开舱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每天患者周转率很高,进百出百。 静安区新闻办供图4月9日凌晨,第一批502名新冠肺炎患者正式入舱。她带领一支30人的年轻团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与热情,与医生团队密切配合,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领进病房,完成患者的信息核对、系统录入、体温监测、核酸采样等工作。“虽然工作量非常大,好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她说。
吴瑞珅告诉记者,最难的工作就是“信息核对”这个环节。“由于所承接的方舱并非专业医疗场所,无法配备完善的电子信息核对系统,所以我们只能采用人工核对的方式,这是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成本的,但是,我们的队员仍然坚持着这项工作。”
其实,2020年的春节,吴瑞珅曾连夜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启长达两个多月的抗疫“逆行之旅”。与驰援武汉相比,吴瑞珅表示,这次有点不同。如何让患者在有限的条件下住得舒适些?如何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何在目前方舱现有的条件下,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医疗护理服务?除了考虑这些问题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疏导。
令吴瑞珅最难忘的,就是4月16日送走第一位出舱患者。她说:“每天患者周转率很高,进百出百,这说明隔离后核酸转阴治愈率很高。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