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景明居社区书记王凤: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又回来了
5月7日,通州区杨庄街道靓景明居社区解封。
“大家脸上有笑容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又回来了。”靓景明居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凤介绍社区封控11天,大家并没有消沉,凝心聚力守护家园。
一起并肩战斗后,王凤说社区居民对居委会有了新的认识,关系也更亲近了,“他们在走近我们、了解我们,我们也被他们感动着。”从事社工12年来,王凤说社工群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理解和认可,而这,也正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一夜无眠
4月26日傍晚,因社区有居民初筛阳性,靓景明居社区随即进入只进不出的封控状态。当时,刚好碰上幼儿园放学,社区内滞留了大量孩子、家长和老师。
社区出现疫情时,王凤请了病假正在医院看病,听到消息后,她立刻收拾东西赶了回来。
“除了滞留在小区的幼儿园孩子、家长,还有很多装修工人、快递人员,以及带孩子来小区遛弯、遛狗的人。”王凤介绍说,当天一共有416人滞留,他们虽然不是本小区居民,但居委会同样有责任把他们安置好。
幼儿园安置一部分人员后,王凤把其他人带到居委会,一边安排晚餐一边上报商讨解决办法,“大人还好,关键是要照顾好孩子。管吃管喝我们这边没问题,住的问题是真解决不了。然后,就不停地四处紧急协调,真是一个不眠之夜。”滞留期间,居委会工作人员找来纸笔带着孩子们一起画画,尽量让他们过得舒适、安心。之后,又紧急调配老师和医生到现场,确保孩子们都能安然入睡。
由于事发突然,当天夜里有很多家长聚集到社区门口。一些家长情绪比较激动,有要闯卡的,还有要打12345的。王凤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去解释、去安抚。
按照要求,滞留人员需在社区进行一轮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结果没问题后方可陆续离开。一直到4月27日早上,所有滞留人员全部离开社区。“完全恢复平静是在早上7点42分,这一宿的仗可算是打完了。”王凤说。
没人退缩
一个不眠之夜后,王凤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喘息时间,紧接着迎来了5天5轮核酸检测任务。
从4月26日社区开始封控,包括王凤在内的10名社工一直住在居委会。他们把活动室和舞蹈室临时改为男、女宿舍,行军床不够就用凳子拼,凳子不够就打地铺。
刚封控那几天,大家都没时间吃饭,也吃不下,每天订的盒饭剩下不少,“每天都在不停地说话、不停地工作,也不知道累,感觉大家全靠一股劲儿在盯着。”王凤说。
4月27日凌晨,社区一名产妇有提前生产迹象,社工周羽丹紧急联系闭环120送医,并与产妇家人一直保持联系。当天早上,孩子顺利出生。王凤说,看到产妇报喜的信息后,大家都莫名地激动,“我们没耽误这个孩子,母子俩都平平安安的。”
前两天,产妇家属到居委会送了一面锦旗,当时,周羽丹正对着电话抹眼泪——她刚上初一的儿子一个人在家。周羽丹是一名军嫂,爱人在西藏工作。因为工作,周羽丹回不了家,居家隔离的儿子一日三餐只能吃方便面和外卖。后来,王凤想办法联系上周羽丹所在的小区居委会,请他们订工作餐时帮忙多订一份给孩子送去,总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疫情来临,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在默默付出。社工杨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二只有6个月大。因为有哺乳假,杨然4月26日下午4点半下班,并没有赶上封控。
“她跟我说要来时,我说,别来了,俩孩子太小,需要有人照顾。”第二天一早,王凤下楼,迎面碰上了杨然。她说,那一瞬间,感觉像是看到了战友,浑身充满了力量,“我很心疼她,不想让她回来。但看到她来了,我又无比欣慰。”
不再孤单
5月4日,靓景明居社区封控进入第9天。
王凤说,虽然社区被封,但大家并没有消沉,“不能说跟平时完全一样,但这几天大家脸上有笑容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又回来了。”
这一切,王凤将其归功于积极配合工作的社区居民和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我们在这个岗位上,服务好居民是本职工作。但如果只靠我们这10个人,真的是承受不了。没有他们(居民和志愿者),我们可能就垮了。”
封控后,社区志愿者队伍第一时间响应,他们在核酸检测、物资运送、外出就医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志愿者工作群里,王凤经常跟大家一起交流,看到积极建言献策更是感动不已,“大家齐心协力,这让我们不再感觉孤单。”王凤说,这次留守在居委会的社工只有10个人,但背后却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是他们在支撑着我们往前走,这种幸福感和安全感无以言表。”
做社工12年,王凤始终认为,居民不能关上门只把屋里这几十平米当作自己的家,“打开门,整个小区都是我们的家。”这一次,王凤看到了大家齐心协力守护家园的热情。
王凤说,之前可能很多人不太在意居委会,也不了解居委会。并肩战斗过后,大家对居委会有了新的认识,关系也更亲近了。这些天,不时有居民给居委会送来牛奶、水果,很多人不留姓名放下就走。
“在居委会最需要帮助时,是居民们伸出了援手。他们在走近我们、了解我们。”现在,王凤愈发感觉,社工群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理解和认可,而这,也正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