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河北校园防震科普达人:“减少一个伤亡,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

2022-05-12 21:15:26

中新网石家庄5月12日电(杨蒙蒙 李晓伟)“2021年5月10日,巨鹿县张王疃乡曹辛庄明德小学。教学楼共三层,学生460余人。演练16:30开始,用时2分11秒疏散完毕。二楼西侧楼梯附近部分班级反应速度有待提升……”这是李洪印工作日志中的一页。他的笔记本,这样的工作记录随处可见。

1969年出生的李洪印是河北省邢台市应急管理局地震预报和震害防御科工作人员。十多年间,他在邢台各地指导开展各类地震应急疏散演练300余次,全市3400多所学校、140余万师生都不同程度参与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由于常到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应急演练,学生们亲切地称他“李伯伯”。

“减少一个伤亡,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在下午两点多,正是学生上课的时间。在伤亡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学生。”谈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的初衷,李洪印神情凝重。他说,通过常态化的地震应急演练,把学生们避险行为固定成一种下意识的反应,等真正地震来临时,能减少一个伤亡,那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

李洪印回忆说,仅汶川地震后的第一周,邢台就有3所学校联系市地震局,要求对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进行指导。李洪印当时在邢台市地震局负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对于学校地震应急演练,他并不熟悉,但主动申请承担地震应急演练相关工作任务。

但筹备工作一开始,他就犯了难:邢台市近年未发生过较大地震,以往也很少开展此类演练,演练的指导原则都没办法确定,课件的编写无从下手。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李洪印辗转联系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专家,在其帮助下,和同事一起初步编制了邢台市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基本要求,开始对学校进行指导。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直第二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现场。(资料图) 河北省地震局供图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直第二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现场。(资料图) 河北省地震局供图

研究建筑抗震能力 优化应急演练方案

“每个学校的地震应急演练都应该在分析风险、排除隐患的过程中持续优化。”这是李洪印常说的一句话。

在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的过程中,校方提出了很多十分具体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是安全的?疏散通道宽度有没有明确标准?李洪印发现,这些实用性强、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历,很难给出明确标准和经验借鉴。

为解决这些疑问,他主动加强对地震、建筑、规划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多次到汶川等地震现场进行实地震害考察,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向有关专家和学者请教。

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李洪印对邢台市辖区的学校建筑有了总体的认识。通过观察关键部位的特点,能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再结合建筑的建成年代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他就可以对其抗震能力给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与时俱进搞科普十余年初心不变

李洪印十分注重新知识、新标准在学校地震应急演练中的应用。十多年间,他讲解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要点的课件也经过了十几次更新调整。现在的课件80%的内容是短视频,更直观、更易理解,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演练、完善,邢台市各级各类学校疏散通道、疏散场地的设置更加合理和规范,危险因素逐步排除,疏散时间大幅减少,有的农村学校更是创造出10秒疏散到安全场地的好成绩。由于工作成效突出,李洪印连续三年获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优秀防灾讲师”称号,2019年获“河北省科普事业贡献奖”。

近年来,邢台有多所新建学校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李洪印又开始就采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学校如何进行地震避险进行学习和研究。他说,要跟上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在防灾减灾科普道路上继续深耕前行。(完)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