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题:新冠病房“天使说”:愿“感动”换来“多点理解与尊重”
作者潘雨洁
12日清晨7点,刘明霞便从隔离宾馆赶往自己工作的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利落穿好防护服,她仔细查看当日轮班表,安排消杀、临床护理、医嘱执行、监督每个岗位的负责人。
刘明霞是青海省定点救治医院呼吸七病区的副护士长。“本轮疫情收治的患者,70岁以上老人占比偏大,”她介绍,“他们有的视力丧失、听力受损,有的大小便失禁,行动不能自理。”
“每天,我们要负责他们的抽血、就餐、核酸、化验、服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帮助更换垫巾、咳痰、翻身、擦拭等等。”刘明霞说。
三餐要“因人而备”:“糖尿病要低糖、高血压要低盐低脂、吞咽功能不好的老人要准备便于消化的流食…”刘明霞举例,“老人看不到我们的神态、嘴型,喂饭时握着他的手,对着耳朵慢慢说、重复问,他才能明白。”
不适应陌生封闭的空间、身旁没有亲属近邻、难与外界交流,老人们的注意力得不到转移,“对他们来说,负面情绪的影响可能比病毒还大。”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姜红表示。
为此,医院安排老年专科护士和擅长心理疏导的护士进入隔离病区,“她们阅历丰富、非常细致、耐心,能够站在老人的立场,了解他们的需要。”姜红说。
在重症病房,15名护士4小时轮一班,为4位高龄老人提供24小时“床旁不离人”的护理。
“实施俯卧位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魏霞介绍,但对老人们来说,俯卧的姿势很不耐受,“所以我们搬来桌椅,四周固定,辅助老人坐着趴在桌上,这样既能完成动作,也会让下床的老人觉得病在好转,改善心情。”
“患者出院后,可能面临周围人不认可、担忧后遗症的传闻等问题。”姜红想尝试做些延伸护理,帮助老人们尽快获得心理康复。
同样需要“被治愈”的,还有持久“作战”的医护。刘明霞已经两月没回家,而三年抗“疫”、三进病区的魏霞,更是错过了女儿的中考、父亲的手术,对家人是满心的愧疚和担忧。
但每次打通电话,从视频里看着家人的脸,她们却“开不了口”:“不敢多说,草草聊几句,就怕说多了会哭、会自责,家人更担心。”
即使医院已经尽量合理排班、为护士们留出充足休息时间,但每晚躺在隔离宾馆的床上,疲惫的魏霞依然难以入睡,她将手机声音开到最大,隔一会儿便起身查看微信消息。
平日里,被叫“服务员”、有时遭到患者或家属大呼小叫的苛责,再想想自己的父母,“连杯热水都没给他们倒过”,魏霞说,“我们明白自己的职责,但心里还是有点委屈。”
“2020年春节首次遭遇疫情,那时感觉在与‘一种病’战斗,但历练至今感觉是在应对‘一件事’。”回顾“疫”路,姜红见证了护士们的成长。
“从初次的忙乱,到不断调整班次职责、更新管理制度、制作工作流程图,如今隔离病区已渐渐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作模式,不仅保障护理质量,也明显节约人力、降低风险。”她说。
又逢“国际护士节”,看到各行各业纷纷走上“疫”线,从“站在你身后”到“与你肩并肩”,护士们常被身边的人感动。姜红希望,今天的感动能换来明天多一点善待、理解与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