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拟推动京味文化资源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举办京味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展示和保护胡同、四合院、京剧、京韵大鼓和北京方言、技艺、医药、饮食、地名等京味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加强京味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推进文化典籍、民俗、口述史、民间传说等整理出版和视听化呈现。
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2017年,作为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颁布实施。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崔杨介绍,随着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供给不充分、发展不均衡,“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机制有待固化提升,社会参与机制仍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还有待加强等。因此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更好地贯彻实施《保障法》,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水平。
崔杨说,草案共八章62条,以北京特色文化浸润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多领域融合,彰显融合发展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展示保护胡同、四合院、京剧、京韵大鼓等京味文化
草案提出,北京市活化利用首都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公共文化主题活动、打造文化体验探访路线、创作文化艺术作品、开发文化艺术衍生品等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展现和阐释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河湖水系、城址遗存等所承载的古都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和供给。
关于红色文化,草案提出,北京市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重大纪念日、革命历史事件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加强红色文化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培育红色文化重点品牌;依托北大红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地等革命活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
关于京味文化,草案提出,北京市推动京味文化资源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举办京味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展示和保护胡同、四合院、京剧、京韵大鼓和北京方言、技艺、医药、饮食、地名等京味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加强京味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推进文化典籍、民俗、口述史、民间传说等整理出版和视听化呈现。
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
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草案要求,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搭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供形式多样的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兴办文化设施,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国家机关、学校等向公众开放文化体育设施。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办公室主任刘玉芳建议,进一步发挥“双奥之城”的特色资源优势。北京是世界首个“双奥之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增添了新的文化动力,“双奥”遗产也为北京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精神和物质内容。在盘活“双奥之城”有形遗产的同时,也应重视“双奥之城”无形财富的传承,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深厚的精神内核。建议在对推动奥运体育场馆利用的基础上,增加将北京奥运精神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