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关于公开遴选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的函

——

2020-11-18 17:22:03

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市农科院、市农业中心、有关单位:

我校作为依托单位组建的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按《市农业农村委关于修订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津农委〔2019〕44号)和《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天津市海水养殖等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的批复》文件要求,对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中海水鱼养殖、海水鱼病害防控、海水鱼营养与饲料等13个岗位和滨海新区大港综合试验站、滨海新区汉沽综合试验站等5个试验站进行公开遴选。岗位及试验站设置要求、遴选标准和遴选程序如下。

一、岗位设置要求

(一)海水鱼养殖岗位

针对我市海水鱼养殖品种及模式单一、种质退化、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等问题,急需培育或引进海水鱼高产、抗逆优良品种(系),进行海水鱼养殖模式的升级,构建标准化生产工艺,提高海水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和产品质量,支撑海水鱼健康养殖产业发展。

示范海水鱼养殖系统与工艺技术5项,建立海水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升级样板工程1个,构建适合天津地区海水鱼养殖新模式2种。引进或培育海水鱼优良品种(系)5个;进行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优质苗种500万尾。建立海水鱼类养殖技术标准1项,申请专利5项。海水鱼高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累计示范5000平方米以上,推广10000平方米以上。

(二)贝类繁育与养殖岗位

主要针对良种普及率总体较低,养殖单产不高;土著贝类苗种繁育规模较小;适宜本地的池塘养殖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贝类生态养殖的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发展土著贝类苗种繁育产业,加强新品种的推广普及,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的生态养殖的意识,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

开展贝类养殖规模及滩涂贝类资源调查;引进与推广贝类新品种1种;繁育土著经济贝类苗种1.5亿粒;开发基于滤食性贝类的养殖水体原位净化技术1项,养殖水体总氮及无机磷降低20%以上。建立贝类池塘养殖技术地方标准1项。建立适合天津地区海水池塘贝类养殖模式2种,累计示范面积1000亩,亩产贝类500kg以上,累计推广面积5000亩。

(三)池塘生态养殖岗位

本岗位将利用生态养殖理论,积极开展虾蟹类、棘皮类、腔肠类、软体类、鱼类等经济动物的立体生态混合养殖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引导开展生态养殖,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本市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及生态意义。

引进海水养殖新品种2-3种,研发适用于天津地区海水池塘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2种,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10%。培育盐田汪子虾品牌1个。制定海水池塘的生态立体养殖技术标准1项,示范面积累计5000亩以上,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0000亩以上。

(四)海水观赏水族岗位

目前海水观赏动物基础研究薄弱,在繁育技术、养殖技术、养殖设施、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基础研究薄弱,缺乏技术规范及质量等级标准。根据现状,本岗位急需建立海水观赏水族繁育、驯化及养殖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进并示范养殖;开发海水观赏水族良种繁养技术及标准等,有效推动我市海水观赏鱼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天津市将来发展成为国内海洋观赏动物全人工规模化繁育研发中心,并由此孵化市场前景广阔、高经济效益的全新海洋观赏类养殖产业。

建立海水观赏水族繁育、驯化及养殖示范基地3个,引进驯化养殖品种8-10个。研发较为成熟的亲本培育技术、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挑选技术等技术10-12项;开发海水观赏鱼养殖系统2-3种,研究提出1-2种观赏鱼饲料配方。申请专利5项、观赏鱼品种养殖技术标准2项。年繁育海水观赏类由2万尾提高到10万尾,累计繁育海水观赏类苗种达30万尾以上,撰写天津市海水观赏水族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战略研究报告。技术示范2000 m2以上,辐射带动养殖面积10000m2。

(五)增殖及苗种繁育岗位

目前,浅海增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增殖生态位重叠及生物物种类投放比例的合理性亟需提高,增殖管理策略不完善,现代化技术手段与增殖放流效果监测评估融合程度不足。本岗位针对存在问题,急需提高苗种繁育技术能力,近海生态型增养殖技术,构建增殖生物综合评估方法和海洋牧场立体监测模式,测评增殖和生态环境改良效果,促进我市近浅海增养殖业和苗种繁育业的绿色健康高效发展。

构建1套涉及多品种和不同增殖模式的浅海增养殖技术体系。构建梭鱼新型标记方法并示范标记苗种25万个单位以上,完成增殖关键品种及其增殖功能定位研究,创建一套天津近海生态型增养殖技术模式。编制完成《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1-2025年)》,开展新型技术手段与增殖生物评估的融合研究,构建增殖生物综合评估方法和海洋牧场立体监测模式,建立近浅海增养殖示范区,构建高效增殖模式并开展示范、增殖效果和生态环境改良监测评估,五年内增养殖产量提高5%,增殖生物回捕率提高1%,增加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完成短蛸等增殖品种的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开展河蟹、南美白对虾等2个品种苗种繁育技术集成,累计繁育优质蟹苗800万只、繁育优质南美白对虾苗种320亿尾。申请或者授权专利5项,制定地方标准1-2项。

(六)海水鱼病害防控岗位

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的病害问题一直是我市乃至全国海水工厂化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养殖鱼类病害的爆发和频发,给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发生的病害有30种以上,导致每年约有20%-30%的养殖面积受到病害侵袭,年损失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3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在我市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有效的鱼类疾病防治技术和产品,建立病害的预警预报和免疫调控技术体系,控制海水工厂化集约化养殖鱼类病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支撑我市海水工厂化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环境友好的海水工厂化养殖环境。

开发致病病原及与鱼类疾病发生相关的响应因子检测技术2-3项;开发高效疫苗1-2种,免疫增强剂2-3种;工程化抗菌肽生产工艺1套,开发规模化口服疫苗制剂和益生菌的制备技术工艺,制定操作技术规程1套,降低疾病发生5%以上,提高养殖成功率10%以上。

(七)虾贝病害防控岗位

对虾养殖是天津市水产养殖行业的支柱产业,贝类养殖是天津水产养殖行业新的增长点,但对虾病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虾、贝类致病病原的快速准确诊断技术仍不够完善,免疫控制技术基础研究尚显不足,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免疫技术产品从实验室到养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没有走通。在此现状下,虾贝病害控制岗位的设置,主要以虾类和贝类病害病原学调查及主要病原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为基础,建立主要病原的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运用绿色新型微生态制剂产品或生物制品等精准防控手段,为虾贝病害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对虾贝类发生疾病情况随时积极响应,进行诊断和防治,开展虾类和贝类病害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形成病例报告8篇,保存病原菌8种,保存筛选的益生菌菌种10株,筛选高效的水产复合益生菌和免疫增强剂1-2种,建立快速检测方法4种。病害发生率降低5%,提高养殖成功率10%以上。申请专利8项。

(八)海水鱼营养与饲料岗位

目前,海水鱼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参数缺乏系统研究,投喂策略不合理,缺乏适合特定种类、特定养殖模式下完整的营养套餐和投饲策略;海水鱼饲料过分依赖鱼粉、鱼油等紧缺资源,缺少新型蛋白源且利用率不高,功能性较差。根据这种情况,海水鱼营养饲料岗急需开发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的营养套餐和投饲策略,寻找新型蛋白源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优化生态饲料配方,解决饲料利用率低、水体污染等影响饲料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开发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的营养套餐和投饲策略2套,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及其使用策略3套,开发低鱼粉饲料配方2-3个,提高海水鱼营养价值和肌肉品质的饲料配方2个,饲料中氮排放降低10%、磷排放降低15%。申请专利4项。示范海水鱼工厂化养殖面积40000平方米以上。

(九)虾蟹营养与饲料岗位

目前,虾蟹饲料存在诸多问题,南美白对虾苗种标粗期饲料溶失率大,养成期饲料诱食性较差,过分依赖鱼粉,虾蟹功能性添加剂和新型高效环保型饲料缺乏。为此,提高南美白对虾饲料品质和开发新型环保型饲料具有更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研发南美白对虾标粗期微膜饲料1种,减少饲料溶失率,示范应用13000平方米,苗种成活率提高8%以上;开发南美白对虾专用诱食剂1种,累计示范应用500亩;开发低鱼粉环保型南美白对虾饲料1种,示范应用500亩;开发虾蟹功能性饲料2种,示范应用700亩;开发新型环保高效饲料2种,示范应用200亩,提高饲料利用率10%以上。申请专利5项。

(十)养殖尾水处理岗位

目前,我市养殖尾水处理尚未形成规模化的集中式的高效尾水处理模式,尾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高,处理工艺不全面。缺乏适合海水的大型植物和高效功能性细菌。针对现有问题,建立新型养殖尾水处理模式,摸索技术参数,优化各处理模块功能,实现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甚至循环利用,为正在实施的全市尾水治理攻坚任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立3种养殖尾水处理新模式,筛选2种以上高效脱氮除磷细菌,引进2种以上适合天津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的大型水藻(草),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至少服务16家企业,进行尾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或优化,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尾水治理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十一)设施装备岗位

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天津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式,随着近几年大力发展循环水养殖,天津已成为国内工厂化建设规模相对集中,养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的海珍品养殖区。与国外先进的工厂化养殖设施装备相比,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标准化管理缺失;替代车间人工操作的专用装备少,人员效率低;养殖系统和设备品种针对性差,系统整体设计及装备配置不合理,养殖成本高;地下水依赖性强。 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天津市现有养殖设施设备需要进一步提升改造,向节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开发新型工厂化养殖能源方案和装备。针对天津工厂化养殖企业的技术和设施装备需求,继续开展相关研究、示范,有利于天津市工厂化养殖设施水平的提升。

完成新型循环水养殖车间的设备优化耦合和运行评估,完成循环水养殖车间尾水热能回收系统的研发和设计,完成热泵调温系统的研究和示范,降低车间的综合能耗。完成循环水系统溶氧添加的自动控制装置研发和示范,引进和示范适合于天津工厂化养殖车间的自动吸污装置,研发和示范智能化投饵系统,提高车间人工效率。开发适合北方池塘推水和池塘循环水模式,并开发有效的固液分离装备,提升池塘装备水平。完成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和装备的集成,完成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的集成,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完成海水养殖微生物发酵平台建设,实现2种以上微生物制剂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设施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车间综合运行费用降低10%,工厂化养殖人工效率提高20%。工厂化设施装备示范面积70000平方米,池塘设施装备示范面积200亩,申请专利5项。

(十二)渔业物联网岗位

物联网岗位在水质在线监测、信息可靠传输、设备自动控制、质量安全追溯、生产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使我市的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但由于部分技术与装备研发周期较长,产业转型面临资源、环境、成本等新的压力,导致仍有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亟需针对传感器集成、传感器自动清洗维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多路水质监测、工厂化养殖设备集中自动控制、精细管理模型、机器人、养殖尾水监测等技术瓶颈,在精准监测、智能控制、精细管理、大数据和自主作业等方面开展研究。因此,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展海水养殖物联网和精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海水养殖物联网硬件装置和智能作业机器人,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展大数据、生长发育模型和智能决策系统研究,建立水产养殖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十分必要。通过技术研发、应用,将会实现对水产养殖全过程的精准测控、精细管理、自动作业和智能决策,对实现标准化生产、自动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的集约化、智能化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智能化养殖无人车间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水质传感器相关工作研究;开展海水循环水养殖设备集中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引进、开发养殖尾水监测装置和系统。开展大数据和精细管理技术研究;开发海水鱼生长发育模型及精细管理智能决策系统;开发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智能投喂机器人和养殖池清洁机器人。开展海水养殖物联网、大数据标准技术研究,制订水产养殖物联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规范。建立智慧渔业管理服务软件平台,实现生产管理数字化、商品交易电子化、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化和管理决策智能化。建设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物联网基地,建设全环境全流程全要素智能化养殖车间,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通过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传感器寿命平均延长30%,物联网综合应用成本降低30%;工厂化循环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劳动生产率提高20%;劳动强度降低25%,劳动力成本降低20%,申请专利4项。

(十三)产业经济岗位

针对海水增养殖产业经济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需要以天津海水增养殖产业经济为研究核心,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对产业发展面临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和解读,对消费市场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报和预警,为助力天津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收集海水增养殖苗种生产和引进、养殖模式和病害等基础数据,分析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动态、技术需求、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特征,从水产产业经济的角度提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每年向市农业农村委、体系提交产业发展报告、产业重点调研报告、海产品国际贸易分析报告各1篇;完成体系交办的任务和应急性任务。

二、岗位专家遴选标准

(一)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6周岁(1964年1月1日之后出生),在上一期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岗位专家年龄超过50周岁,必须在团队中设置B岗(后备岗位专家)。B岗专家要求副高职称或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70年1月1日之后出生),业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近5年一直从事与申报岗位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在申报岗位所属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4名以上固定团队成员,能够确保完成岗位预期工作目标。

(四)学风端正、作风扎实、诚实廉洁,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参加遴选的人员需熟悉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相关文件、资金使用办法、考核办法,能自觉接受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相关制度的管理。

(六)每位参加遴选的人员在海水养殖体系和淡水养殖体系中只能申报一个岗位。

(七)每位参加遴选的人员需提供其依托单位推荐意见,并保证岗位工作的时间投入。

(八)参与岗位专家遴选的人员承担过上一轮天津市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的或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的成员,能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效衔接,能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地方团队密切协作的长效机制的优先考虑。

(九)无信用不良记录及学术不端行为,作为主持人无逾期未结市级及以上农业科技项目。

三、岗位专家遴选程序

(一)个人申请。由参加遴选的专家提交《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申请表》(附件1),提供本人身份证、职称证、成果获奖证书及主要论著、专利、标准等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二)首席审核。由首席专家办公室按照岗位专家遴选标准对申报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查、反馈意见及复核,确定岗位专家候选人名单。

(三)评审委员会答辩。岗位专家候选人参加评审委员会答辩,由评审委员会研究讨论后,提出岗位专家人选建议名单。

(四)社会公示。将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岗位专家建议名单在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以市农业农村委文件形式正式聘任。

(五)本通知可以在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网站(http://nync.tj.gov.cn/)下载。

四、试验站设置要求

计划在滨海新区设置5个试验站,其中在大港设置1个综合试验站、1个贝类繁养试验站和1个对虾繁养试验站;在塘沽设置海水鱼健康养殖试验站;在汉沽设置1个综合试验站。

试验站主要依托各区县的渔业推广部门、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等,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建立示范户,提供试验示范平台;

2.开展区域代表性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3.协助岗位专家开展新技术的集成、示范及推广工作,并提供相关试验数据;

4.调研和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及时与相关岗位专家进行沟通,解决渔民实际问题;

5.监测分析产业动态变化并向产业经济岗位提供产业发展基础数据;

6.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会;

7.组织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考察调研等活动;

8.处理产业应急性技术服务;

9.无信用不良记录,无作为主持单位的逾期未结市级及以上农业科技项目。

五、试验站遴选标准

(一)试验站主要依托单位为各区县的渔业推广部门、海水养殖产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等,对承担创新团队的任务有积极性。

(二)能够安排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创新团队工作。

(三)能够为岗位专家提供试验示范条件。

(四)在区域内有技术示范及辐射带动能力及渔技人员组织能力。

(五)能够保障创新团队资金按规定专款专用。

(六)承担过天津市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站或国家体系示范基地的优先考虑。

六、试验站遴选程序

试验站遴选按照依托单位申请、首席审核、评审委员会答辩、社会公示程序公开遴选。

(一)依托单位申请。由参加遴选试验站提交《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站申请表》(附件2),提供单位法人证书、站长个人身份证、职称证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二)首席审核。由首席专家办公室按照试验站遴选标准对申报单位的材料进行审查、反馈意见及复核,确定试验站候选单位名单。

(三)评审委员会答辩。试验站候选单位参加评审委员会答辩,由评审委员会研究讨论后,提出试验站建议名单。

(四)社会公示。将评审委员会提出的试验站建议名单在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以市农业农村委文件形式正式发布。

(五)本通知可以在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网站(http://nync.tj.gov.cn/)下载。

七、申报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和体现与申报岗位相关的附件材料。申报时须提交申报材料一式八份,包括原件一份、复印件五份(一份申请材料装一个文件袋,并注明申报岗位、申报人姓名单位、依托单位)同时报送电子版材料。电子版申报材料(制作成一个PDF文件)与汇总表(附件3、4),发送至首席办电子邮箱tjhsyztx@163.com,申报日期为公布当日起7个工作日之内。

八、报送联系方式

首席办联系人:孙学亮、王庆奎、孔庆霞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联系电话:022-23787855,13752407930

九、附件

附件1: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申报表

附件2: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站申报表

附件3: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申报汇总表

附件4: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站申报汇总表

天津农学院

2020年11月17日

附件1-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申报表.docx

附件2-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站申报表.docx

附件3-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4-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站申报汇总表.xlsx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