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潜山,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叫逆水村。全村有3000多人,但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村里走出了大批高材生,近400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子。 逆水村位于潜山市槎水镇,村前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由于山势阻隔,河水与别处不同,是由东向西逆流,所以村子也因为这条河而取名为逆水村。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子,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储昭益是逆水村人,曾经是逆水村中心小学校长,储昭益说很多人都认为逆水村走出了这么多人才,是因为这里的学习环境好,但他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下雨时,学生们只能在漏雨的教室里学习。
储浩川曾在1983年至1998年期间,担任逆水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办企业总经理,他说当年虽然读书的条件艰苦,但村里有这样一句话,“穷莫丢书,富莫丢猪”,大家都认定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想走出大山,只有靠读书。这些年在村里,教育是最受重视的。上世纪90年代,镇上决定改善教育环境,搬迁逆水小学,储浩川代表村办企业捐款30万元,来帮助学校搬迁,改善条件。 为了鼓励学生们读好书,当时村里还制定了鼓励政策,考上高中的学生奖励100元,考上中专奖励200元,考上大学则奖励300元。在这样的氛围下,逆水人养成了“不比条件比读书”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