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过由于用地指标少、规划滞后、成本高等因素,一些地方的产业发展受到阻碍。那么,该如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呢?我们一起到浙江湖州去看一看他们的破解之道。
满载游客的观光小火车依次串起了鲁家村18个不重样的农场。在漫山遍野的春色里,一些零星分散的小工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这是浙江湖州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以来,出让的第一宗农业“标准地”,虽然只有1.04亩,受让方可以合法合规地建起一座三层小楼,足以撬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块地的部分出让金还将返还给鲁家村用于壮大集体经济。过去,鲁家村虽然农场遍地,但除了种养,什么也做不了。
农业“标准地”的出让价格参照工业用地。以这两个相距不足一千米的地块为例,左边是旅游用地,2017年通过国有出让获得,出让金为每亩80万,而右边是农业标准地,出让金仅为每亩33万元。不过,农业“标准地”只能用于农业配套,并设置了投资主体规模、面积不超过项目总面积2%等门槛。在鼓励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为主的同时,标准地也可以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由于靶向明确,审批十分高效。这座大楼所在的位置一年前还属于林地,企业提出申请后,经过调规后成为农业“标准地”。
浙江安吉供销联社派驻企业干部 方旭东: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们像这个设备、这个厂房,今年的茶季就可以赶上了。发展这么多年就一直希望有这样的土地,就是合法的能够给我们确权的土地。
茶园近在咫尺,过去却要把茶叶运到远处租用的厂房加工。如今,这里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企业还开辟了专门的工业旅游路线,游客在这里用40分钟就能见证安吉白茶从青叶到成品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