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540万尾大黄鱼苗为何要三次“搬家”后才放归大海?

——

2021-07-05 12:02:36

近日,近540万尾大黄鱼苗经浙江象山海域、舟山朱家尖海域接力,最终在舟山市普陀区中街山列岛回归大海故乡。大黄鱼苗经历三次“搬家”才放归大海,这是为什么呢?

这批近540万尾大黄鱼苗搭乘2艘活水船,由浙江舟山朱家尖西岙苗种野化训练场出发,运往普陀区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域,最终回归大海。 跟传统增殖放流大黄鱼鱼苗不同的是,这次投放的大黄鱼是经过野生驯化的,它们是岱衢族大黄鱼子一代,幼苗生长在浙江宁波象山海域,长到3-4公分后,被运到浙江舟山的朱家尖海域暂养。黄鱼苗养到平均体长6.8公分、具备自主觅食能力后,再运到浙江舟山的普陀区放流。这样通过不同海域的接力养殖,目的是为了将这批大黄鱼苗进行野生驯化,从而更加适应大自然。

浙江舟山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方成:我们鱼的野化比大熊猫、东北虎还要难,因为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对水流、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就涉及到不同的海域之间的调拨和调动。岱衢族大黄鱼因为是在深海的鱼类,所以它的游泳能力非常重要。

原来,传统东海大黄鱼资源稀少,最近几年,各地虽然纷纷通过增殖放流将人工繁育大黄鱼投放大海,但这些大黄鱼的游泳能力并不强,在大海里的生存能力并不乐观。为此,野化训练被提上了日程。

浙江舟山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方成:今年我们还要放一批一两以上的大黄鱼,相当于接近成鱼了。经过半年的培养以后,可能到明年具备了自我繁殖能力,包括我们会对大规格进行标识性放鱼,植入芯片、植入标记。这个鱼游到哪里,它是否还存活,我们可以通过卫星的通讯、通过定位来进行跟踪。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