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袁隆平“亩增产100公斤”目标在内蒙古兴安盟实现

——

2021-09-25 18:25:05

日前,2021年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优质水稻测产暨“亩增产100公斤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会上,专家组随机选取了位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西白音嘎查的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的3块稻田进行现场实割测产,在综合分析水分含量及杂质含量等因素后,得出了喜人的测算结果:3块稻田平均亩产分别为714.8公斤、685公斤和751公斤,3块田的平均亩产为715.3公斤,与2018年的平均亩产不足600公斤相比,成功实现了3年亩增产100公斤的计划。

1

“这3年我们在品种研发的基础上,在插秧、施肥、用药等方面规范种植,总结出了一套高产技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做一个教程供兴安盟种植户学习,让水稻种植户在用我们研发的品种的基础上,再用我们的这套种植技术,使种植户能获得更高的产量,有更好的收益。”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站长王世刚说。2021年,工作站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科右中旗、乌兰浩特市四个旗县市新增了亩增产100公斤试验示范点。

为了实现“袁梦计划”,2018年以来,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水稻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节水技术、信息化技术集成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设了水稻育种科研基地260亩、水稻标准化生产和繁种基地1710亩、盐碱地综合利用基地3847亩、旱作基地785亩、水稻旱作节水基地280亩、海南南繁基地40亩,总面积达到6922亩,有效保障了科技研发的场地需求。

同时,为了提升科技研发的创新力,成果转化的影响力,兴安盟先后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和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承担了自治区“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积极开展北方寒地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信息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3年内已审定通过水稻新品种3个,为构建“兴安盟水稻亩增产100公斤技术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品种基础。

另外,除了3年时间水稻亩增产达到100公斤,袁隆平在兴安盟还有一个愿望:在兴安盟推广盐碱地水稻20万亩,并以兴安盟作为试点,向全国推广。

在兴安盟袁隆平工作站科右中旗盐碱地综合利用基地,专家组再次随机选取3块稻田进行测产。经测算:3块稻田平均亩产为537.5公斤,相比去年,又有突破!据了解,兴安盟袁隆平工作站科右中旗盐碱地综合利用基地2019年测产结果是508公斤,2020年测产结果是533公斤,今年测产结果是537.5公斤。自成立以来,平均亩产逐年递增。

“我们采用的测产方法是农业农村部的验收测产方法,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每一块田,我们验收的面积都在500平方米以上,经过确定水分、丈量面积、折算杂质率,最后计算出平均单产。”测产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介绍道。

据兴安盟农牧业研究所工作人员杨忠介绍,兴安盟袁隆平工作站科右中旗盐碱地综合利用基地占地面积为1880亩,用于试验和示范推广的有500亩地。为了更好地推广盐碱地水稻种植模式,基地今年在种植模式上做出了调整,和当地农民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水肥管理。“在这个前提下,亩产依然实现了增长,可以说试验是非常成功的。”杨忠激动地说。目前,科右中旗盐碱地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8000亩。

自2018年兴安盟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组建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双方凝心聚力、和衷共济,坚持不懈向袁隆平院士提出的3年内实现兴安盟地产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工作目标迈进,并在粳稻、耐盐碱水稻、旱作水稻等优质品种选育及栽培模式攻关方面取得了喜人成果。

截至目前,兴安盟袁隆平工作站共培育出水稻新品系13个,审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3个,耐盐碱水稻已经连续两年测产亩产超过500公斤。今年6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在我盟挂牌成立。“一中心一基地”承载着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使命和重任。

如今,袁隆平的心愿已写进《兴安盟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及“一中心一基地”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兴安盟将继续做好北方寒地水稻、耐盐碱水稻及旱作水稻品种选育,做好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集成推广和示范应用,加快打造北方寒地、耐盐碱地及旱作水稻种源生产基地和关键技术输出基地,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全盟范围内示范推广优质水稻30至50万亩,旱作水稻20万亩,耐盐碱水稻20万亩,建设种源基地10万亩,让科研成果更多惠及兴安盟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