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记者从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获悉,截至2020年,山西森林面积达5542.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57%。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
在绿色着色山西地理版图的背后,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同时,作为煤炭能源供给腹地,人为地造成生态破坏,于建国初的森林面积仅为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4%。
改善生态成为山西的一场马拉松。“十三五”期间,山西以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通道沿线荒山绿化区为重点,统筹推进国土绿化,营造林2300多万亩,年均营造林46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2.5亿株,绿化村庄2500个。
尤其是2018年以来,山西启动实施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年均90%以上营造林任务安排在太行山、吕梁山区域81个县(市、区),开创了全流域布局、整山系治理、区域化推进的生态修复保护新格局。
同时,山西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林地卫片执法,创建覆盖省、市、县(市、区)三级的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从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监督力度、监测体系等方面,展开森林资源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山西坚持依托林草科技创新推进生态建设。目前,山西林草系统建成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13个。“十三五”期间,山西共完成林草科技创新项目397个,培训林农和乡土专家38400人次,推广林草技术58项,建设示范林53198亩。
林业人的久久为功下,绿色逐步成为山西的底色。
在“十四五”期间,山西将重点构建“三屏四群五区”国土绿化体系,即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中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太原、大同等四个城市群林草生态建设体系;黄河流域北部生态修复区、黄河流域中部生态治理区、汾河上游华北水塔生态重建区、太行山北段生态建设区和太行山中段生态恢复区,持续绿化的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