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 为宝宝的“第一碗饭”创造友好环境支持

——

2021-12-06 18:36:06

“世界早产儿日”刚刚过去,2021年的主题是“母乳喂养,助力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早产儿约110万。母乳是初生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早产宝宝更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年~2030年)》中也提出,关注儿童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强化爱婴医院管理,加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母婴设施建设,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那么,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的现状如何?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有哪些?实现母乳喂养,妈妈们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

早期营养决定了初生婴儿的生命质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健康发展中心主治医师南亚华告诉记者:“母乳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有效措施,这不仅关系到宝宝早期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对于那些胃肠道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免疫力较弱的早产宝宝来讲,母乳不仅仅是提供营养的食物,更是挽救生命的‘良药’。”

记者查阅了国际母乳会关于母乳和配方奶粉的一组对比数据,目前科学家在母乳中发现的已知活性成分有2000多种,母乳中很多对宝宝免疫系统、神经发育起到关键作用的营养活性物质,是现阶段奶粉无法模仿合成的。

而我国的母乳喂养率却并不乐观。201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9.2%,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和37%的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是谁动了宝宝的“第一碗饭”

我国只有不到三成婴儿得到了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另一份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18.7%的女性产假结束后会断奶,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婴医院发展基金管委会副主任、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中国联络员丁冰告诉记者:“影响母乳喂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医疗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人员在支持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母婴家庭的认知以及长辈在产前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技能及人工喂养的风险了解不足;母亲产生焦虑,且没有得到持续的泌乳相关指导;丈夫的支持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一些母亲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或提早断奶。”

另外,近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0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达2955亿元,同比增长14.6%。然而,在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五年下降的大背景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火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母乳喂养率的不足。

今年8月,在母乳喂养周主题研讨会上,与会的多名专家提出,母乳代用品营销不规范,影响孕产妇选择母乳喂养。

《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指出,母乳代用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对产妇及家人进行的母乳代用品的宣传推广,导致了产妇6个月内给婴儿添加奶粉的可能性提高了30.8%,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了11.2%。

南亚华告诉记者:“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低,在6个月龄前添加辅食在城乡都很普遍,而过早添加辅食或断奶的原因是母亲上班、母乳不足、或母亲出现乳腺问题,不正确的喂养观念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职场“背奶”妈妈面临的困境

“背奶”是职场妈妈的无奈之举,它考验着妈妈的耐力。欣冉就职于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产假结束重返职场,欣冉成为坚定的“背奶”一族,“因为孩子是早产儿,我更要坚持母乳喂养。”欣冉告诉记者。

单位没有哺乳室,也没有冰箱,她每天上班就要背着背奶包,里面有电动吸奶器、储奶瓶、清洁用具、蓝冰储奶袋等,在早晚高峰的地铁中,她艰难拼出一条母乳喂养之路。

哺乳期女性想要保证充足奶量必须3~4个小时吸一次奶,否则就容易涨奶,甚至引发乳腺炎。而像欣冉这样奶少的妈妈要追奶,必须两个小时吸一次,吸奶的次数越频繁泌乳就越多。她不得不东躲西藏完成吸奶,“如果在办公室或会议室,只能在午饭时间避开男同事,还得让女同事帮忙‘盯梢’。更多时候只能躲在卫生间或储物间等无人角落吸奶。”欣冉说。

虽然近年来城市母婴室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与处于哺乳期的婴幼儿数量和使用需求相比,我国公共场所的母婴室仍“一室难求”,卫生情况不达标等成为城市母婴室的“通病”。能设立母婴室的单位少之又少,“‘背奶’妈妈”的困境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对于朝九晚五的‘背奶’妈妈而言,她们需要承受更多的艰辛。很多人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南亚华说。

“暖链”落地,妈妈有了坚强后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爱婴医院发展基金一直推动“暖链”项目在我国的落地。

据丁冰介绍,“暖链”是一项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全球性行动,倡导以母亲和婴儿为核心,遵循生命最初1000天的时间轴,强调所有孕期保健、分娩与产后保健、儿童保健等岗位的健康工作者,都是“暖链”中的一环,并通过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协作,为孕产妇家庭传递一致的信息和支持措施,让所有的母亲和婴儿都获得持续、满意、有效的母乳喂养体验。在支持母乳喂养的人群中,医务人员从孕期的指导、产时住院、产后访视、一直到之后的辅食添加、帮助妈妈“背奶”的技巧,直至孩子两岁的母乳喂养,承担了妈妈后盾的角色。

“2019年~2020年,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的支持下,爱婴医院发展基金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在广西南宁试点开展了‘母乳喂养提升计划’,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我们从南宁16家医疗机构中培训、选拔了36名母乳喂养咨询顾问,每位顾问签约40名准妈妈,为她们建立母乳喂养咨询服务档案,提供从孕前到产后6个月的免费‘一对一’咨询服务。这次试点非常成功,疫情期间,妈妈们的焦虑担忧增多,咨询顾问们不仅提供喂养指导,还进行心理疏导,项目持续1年时间,帮助1300多个家庭成功实现了母乳喂养,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希望在更多的城市推广‘母乳喂养提升计划’的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的医务人员培训,推广‘母乳喂养咨询顾问’服务模式。”丁冰告诉记者。

爱婴事业需多方担当

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平阳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浙江温州鳌江镇联南村村委会主任陈爱珠提出了尽快制定出台《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健全相关科学标准体系的建议。

陈爱珠指出,目前母乳代用品监管方面存在经营监管缺乏法律支撑、监管标准不健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部门权能分散等问题。为保护婴儿身心健康,促进母乳喂养,我国在1995年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但该办法2017年被废止后,母乳代用品销售领域出现了法律上的空白。

早在2016年11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而统计显示,北京是全国拥有母婴室最多的城市,但90%都在商场、机场、地铁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区域,用人单位针对哺乳期女职工配备的母婴室鲜有增长。

各地在立法层面上,也是针对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多有涉及,仅有少数几个地方对用人单位配备母婴室有所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广州施行全国首部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该条例规定,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设哺乳室,配备母乳储存设施。2021年6月,广东省又出台实施首个母婴室建设标准《母婴室安全技术规范》,此举为各大城市母婴室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范本。

就在几天前,国家卫健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母婴家庭母乳喂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同时要求保护哺乳期女职工的各项权益。

母乳喂养急需足够好的环境支持。我们呼吁家庭与社会从更多方面发现问题,改变女性在实现母乳喂养时遇到的困境。(张萌)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