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重庆首个数智化“乡村电力驿站”在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正式投用。这是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为巴南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巴南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的该区首个电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从此,9.8平方公里的集体村里,1000多户村民及企业客户将通过这个“电力驿站”的乡村智慧能源监控平台、业务咨询办理、多功能服务等三大功能区,享有一站式电力服务,实现办电不出村社。“网格化”模式打通了农村供电服务“最后100米”。
小网格打通乡村经络
“以前办理电力业务要去东温泉镇的营业厅,现在家门口就能办,还有专人指导,方便得很!”二圣镇集体村村民万正秀说,她家新建了房屋,今天特意来问一下如何新装电表,得知今后电力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来这里帮助大家办理用电业务很是高兴。
黄诗吉是集体村“电力驿站”网格经理,他负责集体村村民、企业的办电申请、变更用电、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通过“网格经理公示”、加入村社微信群,他主动服务村民、企业,宣传“网上国网APP”,集体村村民实现了足不出村完成办电、电费缴费等服务,大大缩短了问题处理周期。网格经理与村社安全用电明白人紧密联系,让农村用电能够享受到和城市里一样的高效服务。
“现在我们的电很充足,还有两间全电民宿客房。”云林间民宿老板梁荣笑谈,2021年底,他向供电网格经理黄诗吉反映,民宿存在高峰时段电压不足的问题,彼时他们正在规划扩建成一个民宿村。
黄诗吉把这一问题带回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经现场核实,现有变压器容量不能满足民宿扩建用电需求,市南供电公司立即组织新上一台400千伏安公用变压器,新立电杆37基,新架线路2.1公里,建成大山堡标准化台区,保障民宿用电发展不受局限。梁荣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重庆市南供电公司投资350万元,为集体村新增400千伏安,配变增容300千伏安,户均配电容量达2.5千伏安;改造低压台区6台,低压线路3.15公里,将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以上,完善了网架结构,建设出比肩城网区域的新型乡村电网,为乡村发展注足电力。
大数据支撑绿色发展
走进集体村“电力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乡村智慧能源监控平台”,两块显示屏上反映着集体村用能的统计数据和实时监控数据情况,乡村分布充电桩的使用和闲置状况清晰可见。
为引领绿色出行,全面促进全村用能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在集体村2个生态停车场布局充电站2座充电桩12个,与湖韵良居、白鹭园等七家农家乐合作共建充电桩7个。其中,“电力驿站”外的充电站利用雨棚式光伏发电,晴朗天气,每小时可以发电32度,发电全部接入电力驿站和充电站,实现电力驿站“零碳”运行。
在巴南天平山语生态园,重庆山语溢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琳萍介绍,现在电力有了保障,他们的重庆沱茶生产车间炒茶工艺由以前烧柴火炒,升级为“二圣电炒茶”工艺。
重庆市南供电公司还积极在梨园、花卉苗木、蓝莓、葡萄特色产业基地推广电气化育苗技术,在重庆茶业集团基地推广电烘干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电气化升级。与此同时,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立足长远,在梨园、茶园、葡萄园建立光伏发电的微型气象监测站,可对雨量、光照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PH值等数据进行监测,数据传输到电力驿站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并与集体村共享,便于实现对环境的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为乡村智慧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和做好技术支撑。
“乡村智慧能源监控平台以入户电表作为前端信息收集器,将数据传回电力驿站后,通过智能分析,能精准实现故障预警,支撑网格经理开展主动抢修。”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杨德祥介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定制“乡村电气化指数看板”,从“发展”、“宜居”、“宜商”、“宜工”、“宜农”五个维度展示乡村电气化水平,从电力大数据角度展现集体村乡村振兴建设成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作物种植+民宿农家乐+个体小商业+居民”五位一体的用能监控,形成用户用电行为画像,可辅助政府职能部门在疫情防控、留守老人照料、农业生产、绿色出行等方面开展分析决策。
今年,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将持续打造乡村电气示范点,在更多的乡村布点“电力驿站”,帮助村民实现办电不出村,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推行特色电能替代、绿色用能服务,用电力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建设更多“美丽乡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