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冬残奥志愿者: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所有人

——

2022-03-10 21:25:12

在此次冬残奥会期间,最闪亮的明星除了赛场上奋勇拼搏的运动员,还有场下热情服务的志愿者。志愿者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他们的工作传递着激情也感染着整个社会。

由于被服务的对象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相较于冬奥会,不仅要掌握服务残障人士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以开放热情包容的心态,让运动员们感受到体贴温暖的人文关怀。

在延庆冬残奥村里,志愿者协助场馆在44小时内完成了95处无障碍设施以及形象景观的升级和改造。“在转换时期,我们还根据冬奥村内残疾运动员流线进行了多次的模拟演排,志愿者们蒙上双眼、乘坐轮椅,体验运动员们每一条行动路线,提前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延庆冬残奥村志愿者主管郑伟博介绍。

国家体育馆体育业务领域志愿者吴松泽是一名学生,从2019年开始,他第一次去参加报名冬奥志愿服务,去年三四月份完成培训。“作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能够参与到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来,其实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他说。

在冬残奥会开始后,他所服务的领域是国家体育馆的体育领域,主要从事竞赛的相关工作。在与残奥运动员接触和交流的过程里,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所有人”。

“比方说他滑倒了,并不是说希望你去进行搀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些操作。” 吴松泽说,“通过这几天的服务和交流,我们也能感受到运动员自身这种百折不饶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还有他们这种奋勇拼搏的意志品质。”

在冬残奥会志愿者队伍里,还有12名残疾人志愿者,分布在5个竞赛场馆和7个非竞赛场馆。他们在场馆管理、赛事服务以及防疫和志愿者业务领域提供服务。

这些志愿者最小的19岁,最大的63岁,涵盖了高校学生、退役运动员、医生、教师、社区工作者和自由职业者等,绝大多数人具有志愿服务经验,“我们希望借此展现残疾人服务社会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全社会平等看待残疾人,推动构建更加包容的社会。”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宣传培训处副处长、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协调经理刘里里说。

王梓博在看台入口举牌提醒观众佩戴口罩。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22岁的王梓博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大四学生,也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残疾人志愿者。他先天伴有听力障碍,在助听器的帮助下,王梓博在志愿服务中和健全人一样,可以正常交流。

在冬奥会比赛期间,王梓博看到同事将残疾人观众一次次引导至无障碍观赛区,期间产生的共情让他内心颇感温暖。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国家体育馆继续承办了残奥冰球比赛。王梓博特意学习了一些手语动作和表达方式,他说:“开赛前,我不仅学习了手语,还备好了笔和纸,随时准备与观众沟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提供最好的观赛体验。这是我的职责。”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艺娇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