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重庆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必须保持应有的粮食自给率,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然而,独特的山城地形地貌,使得重庆山地丘陵占比九成多,不少农地是“鸡窝地”“巴掌田”,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对重庆来讲,如何守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夯实稳粮底气,是一个重大挑战。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就耕地保护、宜机化改造、撂荒地整治、种源安全等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巴渝一道道山梁、一垄垄田地,春耕的大幕正式拉开。
大巴山深处的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毛相林带着村民,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了300多亩荒地,正准备全种上粮食作物;武陵深山中的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村民何雪峰开始整理田边田角,除草、犁田,为水稻插秧作准备;巴南区麻柳嘴镇种粮大户刘显安的田中,一台挖掘机已连续工作8个小时,对撂荒地进行复垦……这个春天,粮食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人为之而努力着。
守住红线 端稳“饭碗”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那么重庆的耕地状况如何呢?
“不容乐观!”3月9日,谈及这个问题时,市农业农村委耕地质量处处长杨守正直言。
首先是数量,重庆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2805.25万亩,比10年前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时又有减少,按全市3200万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8亩多,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是土地质量不高。山城的地形特点,造成了山地丘陵占比九成多,不少农地是“鸡窝地”“巴掌田”。其中,15度以上的耕地约为1097万亩,占近40%。
此外,土壤退化比较明显。全市酸化土壤面积大,酸化量约占总数的1/3(pH值<5.5即为酸化),是全国土壤酸化重点区域。
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二级调研员安传林坦言,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加剧,重庆也不例外。居安思危,重庆上下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积极开展撂荒地复垦复种、持续开展酸化土壤综合治理、推广耕地质量综合示范区创建、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一系列“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地落实,坚决保住赖以生存的“饭碗田”红线。
有付出就有收获。重庆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全市口粮基本实现自给。其中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092.8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创下13年来的新高。
“今年,我们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012万亩、产量稳定在1087万吨,完成扩种大豆20万亩、油料10万亩的任务。”安传林表示。
高标准农田建设亟待加快步伐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是弥补耕地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截至去年底,重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98万亩。但由于地形地貌限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建设投入不足,其中不少农地没有完全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要求,“藏粮于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永川区仙龙镇石宝寺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永川菲浦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银玲正领着村民对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等修好后,这片农田就真正意义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石宝寺村有耕地约6000亩(水田3000多亩,旱地2800多亩),为实现粮食旱涝保收,去年3月镇里统一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原本计划两年内石宝寺村要新建2100亩高标准农田,但由于每亩仅有2000元投入,到目前为止全村只新建了1600亩。”唐银玲说。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庆的亩均投入比平原地区要大得多。市农业农村委农田建设处副处长周能介绍,重庆的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地块破碎,加之权属分割,机械化程度较低。经过调研测算,在重庆建设高标准农田需投入3000—5000元/亩。
“实际投入中能够达到这个强度的区县不多。”他坦言,经评估已建高标准农田能完全达标的只有1/3。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通行和部分水利设施,使得机械化率较低成为了重庆高标准农田的最大短板。
做得好的区县不是没有,如梁平在全市率先实施“千年良田”工程,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大足平均每年投入70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且实施后的效果不错——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隆平五彩田园的农业科技水平、土地利用率相比改造前显著提高,作物复种指数达230%,机耕机插机收等农业机械化率达86%以上,高出其他非项目区5—10个百分点。
“这些地方投入力度较大,基本达到了3000元/亩的强度,而且地势相对平坦,实施起来总体要容易些。”周能解释。对渝东南、渝东北区域来讲,要建成高标准农田难度更大,投入更高。
一言以蔽之,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症结是“差钱”。有关部门制定的对策主要有二:一是整合中央、市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土地出让收益、新增耕地收益等政策性资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二是对当前资金不足部分,通过政策性银行贷款来解决,力争用10年时间全面提升全市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具体做法是:实施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并对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预设利用模式,如粮油轮作、提高套种指数等,以吸引社会资本前来流转承包,让土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
“按照计划,今年我们将对50万亩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预计需要融资20亿元。”周能表示。
从“以机适地”到“改地适机”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基本要求,但耕地的客观条件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对滞后,使重庆农田宜机化面临着不少困难。
过去,为了适应分散零碎的土地,一些小型农机特别是微耕机被广泛使用,业内称之为“以机适地”。全市农机化“土专家”、搞了一辈子农机推广的永川村民周元贵回忆,多年前自家地里用上了微耕机,不再用耕牛耕地,但是靠人推这么重的机器在田里来回耕作,“一天下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而现在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推广起来有难度。”
后来,周元贵购置了一些大型农机,但很快就遇到了“水土不服”问题,“地块小,大机器下田后‘哈不转’,而且水田泥脚深,上百匹马力的机器经常陷在泥巴里出不来。”说起这些,他有些无奈。
市农业农村委农机化处处长邱宁称,重庆土地零碎,微耕机曾在一段时期内盛行。随着时代发展,微耕机的两大缺点逐渐暴露:一是效率并不算高,二是重达几十斤,对人口老龄化渐重的农村人不太“友好”,因此逐渐式微。而大农机又被实践证明了不能“即插即用”,加快研究适合丘陵地区的农机就成为必然。
这些年,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农科院以及相关企业,都在加大研究力度,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重庆鑫源农机公司是重庆本地最大的农机生产商,其负责人丁河明介绍,围绕农作物耕、种、收,他们开发了适合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数十台(套),尤其是近年新研发的半自动履带式拖拉机、稻麦联合收割机等,解决了土地翻耕后高低不平、农机收割浪费等问题,受到市场欢迎。目前重庆油菜耕种收已筛选出适合的机具;小麦、高粱采取净作模式,可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基层的感受更加直接。3月14日,望着土地宜机化整治后的3000亩田地,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永国很满意:“坡地变平整后,土地集中连片,不仅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效率,还一定程度降低了劳动成本。”
这片地在前期改造上投入了200多万元,大大方便了机器下田作业。陈永国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机械耕作一亩地只需80元,一台机器一天能耕20多亩;而一个人工每天只能耕几分地,请一个人工一天就要200元!”
尽管农业机械化有千般好,但适合重庆这种丘陵山区的农机却并不多,适用范围也有限。就拿水稻来说,机收很普遍,适合插秧的农机却难找。玉米种植多采取套作,且地块普遍较小、坡度大,在移栽、收获环节还没有真正适合重庆地形地貌、种植习惯等的农业机械。
更为关键的是,在重庆大部分地区,机、地、种的协同才刚起步,需要发力赶上。“比方说,用什么方式种地,若由机械来种,就要考虑种植制度安排,是净作、间套种还是其他,作物品种习性要适合机械作业,采用的技术规范与机具适配,其开厢规格、种几行、窝距多少都有讲究。”邱宁说,“一个科学的种地方式,就应该在种植前把这些规划好,需要用系统思维来种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量、品质,助力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