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云南砚山:育苗靠“云棚” 致富有诀窍

——

2022-03-19 21:24:50

阳春三月桃花开,春耕育苗迎丰年。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维摩乡,沿途烟地里大小型旋耕机的引擎碾压人声,烤烟育苗地在自动化播种机的平稳节奏下流水线作业,一个个苗棚装的满满当当,再加上科技感十足的“云棚”设备管控,强烈的种烟劲头充斥着整个早春生产的每个角落。

天还没亮,维摩乡小街子的烟农周富海早早就发动农用车,拉着小型旋耕机奔向烟地,只见他在地里一顿操作猛如虎,掀起半亩地的红土。“今年烤烟价格又涨啦,今年我租地犁地比哪年都动的早,我还能多种点好烟!”周富海兴奋地说。

早在2003年,周富海和弟弟周富江就帮着父母一起种烟,但20岁那年哥俩随着打工潮出去闯荡了,虽然苦了几年,但是钱也没攒下多少。2009年周富海父亲脑梗卧病在床,作为长子刚成家的他必须扛起家庭的重担。“打工回来,我试过种三七、洋芋、辣椒、姜,价格起起落落,亏本是常有的事,还是种烤烟最踏实最放心。”周富海感叹到。

“刚开始种烟是人背马驼牛犁,水源少,用的是土基烤房,栽烟条件相当艰苦,但是烟草部门对于我们烟农是很在心的,为我们修机耕路,盖卧式烤房,帮助我们办贷款、抗旱,提高种植、烘烤技术,在我最难的时候不抛弃、不放弃,所以我暗下决心要把这棵烟一直栽下去。”周富海欣慰的说。

种烟的13年间,周富海大部分时间是在烟地和烤房里度过的,作为村里的种烟能手他十分谦虚,在他看来,种烟从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很珍惜。“管烟就像管娃娃一样,从选地到初分每个环节都特别注意,到哪里都是最爱聊种烟的问题啦。”合作社理事长周绍海回忆到。

当问及周富海的种烟诀窍的时候,他总是爱说一句话:“种烟种习惯了,其他活也不会干多少,只要还能干我都要种烟,还要种好。”

“这两年,烤烟价格上涨,育苗有‘云棚’,工价高有机械化设备,烘烤煤价贵有生物质燃料,种烟贷款、签合同、交烟办理不方便有手机来操作,为我们烟农省了不少种烟成本。” 周富海补充道。

“今年我打算多种20亩,要给我儿子和姑娘上大学!”说罢周富海又潇洒的操作起小型旋耕机,继续耕耘着自己喜欢的烤烟地,望着这个种烟汉的背影,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谁也拦不住的。

作者:廖志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