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3日召开的“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代农业走在全国前列,为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介绍,五年来,黑龙江省切实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压舱石”地位更加稳固。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二年位居全国第一,近四年均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2021年达到1573.5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占全国九分之一,全国每九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五年累计生产肉蛋奶4242万吨,2021年生猪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出栏生猪2228万头;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8816万亩,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2021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分别比2016年提高3.5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切实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141万亩,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在全国推广。
到2021年底,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75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5%,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89.6亿元。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升,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18.8%,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达到308个,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达到38个。到2021年底,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5.67万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47亿亩,比2016年增加7701万亩;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042万亩。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888元,比2016年增长51.18%。
发布会上,庞海涛介绍,我省年初就把粮食生产和扩种大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185亿亩、总产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确定了确保扩种大豆1000万亩以上、产量增加26亿斤以上的目标。下一步,我省将重点从优良品种、耕地保护、先进科技、规模经营、政策支撑五个方面挖掘潜力。
年初,我省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重点推广亩产1000斤以上的高淀粉加工专用型玉米;亩产350斤以上的高产、高油、高蛋白食用大豆;适口性好的优质抗逆水稻,做到量质齐升。
年内全省要新建高标准农田1100万亩,并全部用来种粮食,创建33个省级黑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今年,我省印发了农作物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汇编,发布主推技术62项,出台了玉米、大豆大垄密植示范县创建和大豆、水稻应用微生物菌剂等新产品示范推广的扶持政策。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指导组,形成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在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培养高素质农民2万人。实现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黑龙江耕地平坦、集中连片,具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条件。我省持续放大这一优势,挖掘增产潜力。今年,全省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可达到3000万亩。
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要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赚、多得利。为此,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一道,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耕地轮作试点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全面加大对粮食和大豆扩种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