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让更多农民享受数字乡村建设红利

——

2022-05-18 16:45:59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日益赋能农业农村各环节,数字乡村建设过程将带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向乡村,促进农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乡村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释放更多“数字红利”。

然而,让农民充分共享数字乡村建设红利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一是农民数字素养总体不高,乡村缺乏数字化应用专业技术人才。乡村数字人才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数字乡村建设。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结果,职业是农民的群体,其数字素养得分仅为18.6分(满分为100分),比调查群体的平均值低57%。二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城乡数字鸿沟的首要表现就是城乡之间信息工具占有率差距,其实质可以说是城乡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机会鸿沟”。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2%。尽管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已经缩小,但仍有19.1个百分点差距。三是乡村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应用相对较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数字经济在农业的渗透率仅占农业增加值的8.2%,远低于工业的19.5%和服务业的37.8%。

在新发展阶段,需攻克数字乡村建设难点,消除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数字乡村建设红利。

拓展乡村数字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充分共享乡村数字产业收益。加快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寄递物流设施水平,促进物联网、云平台体系在乡村落地,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适应农村产业新业态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积极发挥数字经济及相关平台作用,大力开发多功能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润链,将有致富需求的农民纳入现代数字产业链,让农民分享整个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加强绿色生态数字化保障,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让农民充分共享乡村绿色发展机遇。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数字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绿色附加值。倡导农村绿色生活方式数字化,推进农村水环境健康数字化动态监测,提高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的再利用率,引导农民通过数字化商业模式获取绿色收入。打通乡村智慧旅游通道,支持当地开展文化旅游创客行动,依托互联网打造乡村旅游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进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

建设乡村数字文化网络体系,弘扬优秀乡村文化,让农民充分共享丰富多彩乡村文化盛宴。以建设乡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文明建设。加强数字文化网络活动室等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建设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拓展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创新渠道。同时引导城市优秀文化资源下乡,增加乡村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

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改革,深化乡村法治建设,让农民充分共享乡村数字化治理成果。推进“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党建”等平台建设,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乡村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村务公开、服务便民等数字化治理平台建设,开发有序的政务、党务、村务等一体化网络数字化在线平台,为乡村治理主体开辟信息渠道,提高数字领域的自治水平。提高乡村数字化法制教育能力,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满足乡村治理主体的法律需要。

引导数字要素向乡村流动,助力共同富裕,让农民充分共享数字乡村普惠红利。建立健全乡村数字人才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诸如数字专业人才返乡下乡活动,向农村普及数字农业相关知识,加大乡村数字应用供给,开展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逐渐消除并弥合乡村数字化发展人才鸿沟。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依托线上共享教育平台等数字技术及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输向乡村。整合各类涉农数据资源要素,继续提高乡村网络接入的可及性,积极开展提速降费行动,加大数字技术和应用的普惠性。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