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字乡村建设传来多重利好:基础设施建设上,继全国“村村通宽带”后,“县县通5G”落地成真,进一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政策引导上,前不久出台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发展实践上,近日在浙江举办的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分享了一系列可学可看、可示范可推广的经验。
今天的美丽乡村,享受着持续释放的数字红利,倒映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天光云影。一批数字“黑科技”落户广袤“黑土地”,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短视频和直播间的热闹里,正宗土货、好山好水让越来越多人 “种草”;城乡资源共享过程中,村里的学校“搬”到大城市的博物馆。数字洪流席卷而来,乡村数字化转型正当其时。
数字乡村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江淮大地、皖山皖水之间,悄然发生的数字化变革令人惊艳:砀山县大力实施“数字果园”“一号梨园”创新工程,智能化管理让枝头果实更俏;全椒县主攻稻虾智慧种养,全县稻虾养殖信息化率超过50%;金寨县实现全县中小学智慧课堂全覆盖,“一块屏幕”改变着山里娃的命运;安徽省依托“皖事通”平台建设“三农”服务专区,实现涉农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以“数”为墨,泼墨挥毫,安徽正在绘就一幅“希望的田野”新画卷。
当互联网因子撒向更广阔的土地,打造数字乡村建设新高地前景可期。在“未开垦”的广袤乡村,数字化建设仍需落地生根;在“已播种”的地区,数字化建设还应继续挖掘潜力。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抓手,夯实数字教育,保障数字生态,发展数字经济,才能打破城乡壁垒,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希望、农村更美丽。
夯实基础,补上“数字短板”。乡村数字化转型背后需要强大的网络支撑。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结合农业实际不紧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确保更多地方“用得上网”,支持困难群体“用得起网”,助力广大农民“用得好网”,仍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既要“补短板”,进一步提升偏远地区网络覆盖面和设施管护水平,也要“以建促用”,推动传统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解决好数字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推动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因地制宜,探索“数字特色”。农村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水平不一、优势特点各不相同,数字乡村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而要因地制宜、精细探索。反过来说,利用好各具特色的乡土风情,又能为数字乡村增添不同风味。所以无论是打造智慧农场、智慧渔场,还是培育乡村智慧旅游、创意农业,或是发展农村电商、智慧物流,都要因时而异、因村制宜,厚植乡村生态,打造独有特色。比如,安徽省“数字皖农”建设以砀山等5个县作为数字乡村试点,砀山县以数字化赋能农产品和果蔬食品加工,前不久被评为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
深度融合,催生“数字动能”。如今,发展农村电商、培育乡村网红,种种融合之举已不稀奇。浅层融合之外,更需以创新之力推动深度融合。今年,安徽省加快“数字皖农”建设,首次提出推动种业、茶叶、中药材等8个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打通农业产业链,实现全要素集聚,探索农业产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挥创新动能,深挖乡村旅游、手工业品、农产品等市场价值,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以创新不断推动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信息惠民,推动“数字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瞄准乡村治理热点难点堵点,着力打造智慧党建、智慧村务、“乡村大喇叭”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村民参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高涉农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比例,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以需求为导向,搭建线上服务平台,让民生、教育、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向乡村延伸,促进服务和信息精准到户,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下沉到村,实现村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提升乡村治理和信息惠民水平。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下好数字乡村“先手棋”,织密乡村发展“高速网”,铺就产业融合“致富路”,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在农村广阔天地同声唱响数字时代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