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情 >

从农业文化遗产看哈尼族人的智慧生活

——

2020-11-17 22:54:41

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们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传统农业生产精华。它既包括古老的农耕技术、农耕经验,也包括了历代农人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开垦出来了一片片良田。本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苑利老师与我们分享哈尼人农业遗产里的农耕智慧。

苑利:今天我带来一本书,名字叫《云上梯田》。这是我花了三年时间写成的一本田野手记。红河我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被它的纯朴打动,每一次都被它的美惊艳。俗话说“日久生情”,有了感情,给它写本书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几年前,我第一次去云南,红河州农业遗产局局长张红榛和我讲:“苑老师来我们不敢怠慢。我们商量好了,让我们的几个局长轮流陪同你。”我们弄了一辆车,一天走上好几个村子。该访的都访了,该问的都问了,可回到北京就是写不出东西来。我说这样可不行,第二年我们再去云南,我早早就和张红榛打了招呼。既不用接,也不用送,更不用陪同,就给我配个小翻译就好。与上次走马观花不同,这次我们要一竿子插到底,直接住到乡下,住到哈尼老乡家。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把哈尼人的智慧与经验、历史与民俗写出来。所以这一次我们直接住到了红河州大山深处的一个叫切龙上寨的小村子。

下乡的第一天,我们住在车大哥家。车大哥是个退伍军人,大高个儿,人很帅,也很厚道。因为当过兵,见过世面,头脑也灵光。这几年,他看有游客到他们这儿观光,便有了开小旅馆的想法,便把自己家放地瓜、南瓜、稻谷的仓库拾倒出来。这次听说我们去,又在四处漏风的木板房里的墙上,钉上了红蓝白三色的编织布。没想到刚吃完晚饭,外面便狂风大作,紧接着下起雨来。天冷得不行,便早早地钻进了被窝里。一场骤雨过后,一切都安静下来。这时我才发现头顶的编织布上面,有只小老鼠跑来跑去,最后选择了我身子上方的位置安静地睡了下来。小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它就知道与别的地方相比,这儿是最暖和的。它安静了,隔着木版,楼下又传来滋滋的响声。我裹着衣服寻声而下,我发现下面是个猪圈,一只母猪领着七八只小猪住在这里。因为天冷,小猪被冻得瑟瑟发抖,叫个不停。于是我的哈尼故事、我的田野调查就从这儿开始了。

主持人:苑老师,您所研究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1300年历史,不仅是旷世奇观,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它更是先人留给我们天人合一的智慧典范,它是融合经济、生物、技术、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复合系统,真不是走马观花或侧目旁观就可以体会深意的。您到了哈尼梯田,感觉哈尼梯田这项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有什么特点?

苑利:梯田并不是很早就有的东西,从甲骨文的“田”字可以看出,最早的农地是在平地上开垦出来的。以后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唐宋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南迁,越走山越多,根本就没有多少能种地的平原,于是人们只能把山坡修成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这就是我们说的梯田。北方的梯田基本是旱梯田,是没有水的,而南方的梯田多半是水梯田,水梯田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必须有水能引进来,第二坡不能太陡。哈尼族是在山的里面,一般海拔都在2000米左右,他们住在半山腰,也就是海拔800米到1000米左右,村落以下是层层的梯田,村落以上是茂密的森林,森林是可以蓄水的,森林里很厚的腐殖土像海绵一样能把75%左右雨水的水蓄涵到这里,然后再顺着河渠缓缓的流下来,经过梯田,到了下面就是干热河谷地带,水又会变成水蒸气升腾到空中,在空中遇到冷气后又会重新降落到森林里,于是,森林、沟渠、村庄、梯田这四种元素便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雨水循环系。

主持人:梯田的水仅仅靠雨水是不够的吧?还有其他水源吗?梯田的水源是怎么找的?

苑利:因为哈尼梯田很高,所以梯田用水的源头一定是在高于梯田的山上。有些水源就在地表,一眼就能看到;有些水源就不那么明显。哈尼人有个办法,他们在水坑中抓一只虾巴虫,放在手上让它往前爬,最后飞向远方,你跟着它跑,它落脚的地方肯定有水。找到之后人们再挖沟渠,让山上的水顺着沟渠留到层层的梯田里面去。

主持人:那这沟渠由谁来管呢?

苑利:讲到沟渠,我们就会提到只有哈尼人那里才有的一种职业——赶沟人。他们的工作大致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及时清理掉沟渠中的杂草,防止沟渠堵塞,确保沟渠畅通;二是管护好沟渠,以避免沟渠垮塌。他们一般每两天会沿着沟渠走一趟。一般早上出门,下午三四点才能回来。这是个体力活儿,所以身体好,是赶沟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赶沟人必须公平公正,因为渠水分配的多与少,会直接影响到每家的收成。

《农民日报》资深记者李朝民:我去过云南很多村寨,我看当地老百姓家家户户种地好像都不用化肥的。

苑利:去过红河的一位朋友曾告诉我,在红河,人们似乎并不那么重视肥料。我把朋友的这种直觉告诉了当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局的副局长洪康,洪康说“那只是表面现象”?他说给大家造成哈尼人并不怎么重视肥料的原因有三:

一是,历史上哈尼地区地广人稀,农业上确实不存在类似汉族地区那样的精耕细作,人工施肥量也确实没有那么大;二是为了保持农业稳产,人们在选育优良品种时,已经考虑到了稻作品种的耐贫瘠问题。这与选择无肥不欢的杂交稻相比,在用肥量上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三是,二三十度甚至是四五十度的坡地梯田,很难通过人力畜力将肥料运至田边。

那么,他们是怎么完成对肥料的采集、运输和施用的呢?洪康告诉我,哈尼人对肥料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六种方式完成的:

一是通过铲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就地取肥。二是在水稻收割后,将稻茬翻入泥水中将其沤烂以增加稻田的肥力。三是通过浮萍的养殖获取再生肥源。四是把营养丰富的山流水引入农田。五是通过养殖家畜生产农家肥。六是通过稻田养鱼、养鸭,增加稻田中有机物的含量,从而达到肥田的目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博士生 吴一凡:苑老师,您能帮助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吗?

苑利:一提到农业文化遗产,很多人都会想到落后,其实不是的。我们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农耕文明。农业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系统性,它既包括农业生产知识、农业生产技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良品种,也包括历史上留下来的农业生产设施在内的农业生产系统。

主持人:感谢苑老师带来了这些多的哈尼农遗故事,以哈尼梯田为代表之一的农业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享受着自然的恩泽,体会传统农耕的快乐,并在生存智慧、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为现代农业提供依据、指明着方向。(资料来源:央视《大地讲堂》)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