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考古学不断向纵深拓展,遗址类型和文化内涵都更加丰富,发现了中华文明早期不同功能的遗址,比如夏代早期的粮仓城。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人们又是如何营建粮仓?储备的是何种谷物呢?河南淮阳时庄遗址一处夏代早期粮仓城发现了29座分布集中的仓储遗迹,让我们可以准确还原粮仓的真实场景。根据建筑形式的差别,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为圆形地上建筑,共13座,面积5.5至21.6平方米,用土坯垒砌成多个圆形的土墩作为立柱高出地面,其上铺垫木板作为仓底,再以土坯、藤崎类材料围砌成舱壁,上不封顶;第二类为圆形或方形地面建筑,以土坯自地面起直接垒砌墙体,共16座,面积5至12平方米。上述建筑明显有别于同时期用于居住的排房,同时在其底部检测出的植硅体组合较为单一,主要来自粟、黍类作物的硬壳。浮选碳化种子的鉴定结果也显示,除了粟、黍和黍亚科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植物遗存,系列碳14样品测年数据显示,其年代为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700年左右,均已进入夏代早期纪年。
时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为研究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统一管理和可能存在的贡赋制度提供了绝佳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