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多帮助别人,不管在哪个岗位上,笑着面对,才能开花结果”这是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泸西复烤厂的王金文经常说的一句话。2009年,王金文从烟站走到泸西复烤厂,成为生产加工车间一名烤片机操作工。十二年来,王金文始终认真扮演着每一个属于他的角色,以乐观的笑容,迎接着每一次风雨彩虹。
王金文在比赛现场。周海云 摄
扎根一线的好职工
笑容满面,随和谦逊,是王金文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在车间,王师傅对年轻人常说:“保持微笑,认真工作。”
在与烤片机相处的十二年中,虽然每天都要与噪音灰尘相伴,可王金文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块块零件,一台台设备在他眼中就像是勤劳的播种者,在为烟农、工人、以及客户们播种着希望。
面对同事,他总能充当一名耐心的听众,认真倾听每一个同事向他诉说的心里话,家里事。在坚硬的钢铁中,王金文的柔和像润滑剂般调节着同事们的工作。
虽然平常很随和,但是对待工作时,王金文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把控每一项生产质量指标,烤好每一片烟叶。2011年,王金文在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所举办水分判定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他的代号也成为车间口口相传的烤片机王师傅。
勤奋刻苦的好学生
虽然嘴上常说着知足常乐,但是对待学习时,王金文似乎总是不知足。
有一次,公司的内训老师到厂里教授液压设备知识,正巧,王金文对其中电磁换向阀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学透电磁换向阀这门知识,他总是在下班之余,一个人回到车间,按照操作步骤将零部件逐一拆卸,并且将每个零件拍下照片,主动向老师请教每一个零件的作用。
“做什么就要有做什么的样子,在课堂上,就要做个好学生,不清楚的就要弄懂。”这是王金文每次参加学习和培训时都秉持的态度。正是因为王金文平时里的勤学好问和点滴积累,使他在工作和竞赛场上能够拥有扎实的基础。
2021年,在烟机设备维修竞赛期间,王金文为了弥补自身年纪大,记忆力差的短板,复习理论知识时,不但一遍遍地背诵知识点,还根据书本章节内容自己给自己出填空题,自出自练,加深记忆,扫清盲点,吃透课本,最终顺利地进入决赛。
倾囊相授的好师父
虽然比起一些同龄职工,王金文与烤片机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因为他的勤奋好学,他对于设备工作原理与组成结构了如指掌。对于厂里来请教问题的年轻人,王金文从来都是抱着赞赏欣慰的态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厂里刚参工两年的小李,对于一年前王师傅向他讲解烤片机操作的场景历历在目。
“那个夜班,我们的身影从烤片机入口到出口,在每一个区域都停留驻足,王师傅向我详细讲解烤片机的每一处工作原理,每一个部件具体组成部分。由于烤片机散发出大量热量,很快我们两个人就汗流浃背、上衣浸透,但王师傅还是耐心地为我讲了好几个小时。”小李回忆说。
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的首届打叶复烤设备修理职业技能比武中,王金文常常为同行的年轻队友们解疑答惑,并时不时地出题考验他们的背诵情况,督促他们下功夫。
集训期间,王金文没来得及关照旧疾,鼻窦囊肿遍及整个面部,导致眼睛浮肿且难以聚光,视野模糊,无法长时间保持双目同时注视。即便如此,他仍然保持与其它选手同等训练量,紧跟大家的步伐,顽强拼搏,并不时地为队友们打气,坚持到比武结束。
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竞赛集训中,王金文总是善于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开导解闷,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同事克服困难,用自己的每一分热度温暖和鼓励队友。
“我见过最美的夕阳,就在傍晚的泸西复烤厂,希望年轻人们也能用心去慢慢感受。”比武结束了,王金文回到厂里,一如既往地洋溢着随和的微笑,夕阳的余晖温暖柔和,一如他宽厚坚韧的性格和坚定的步伐。
作者:李雨聪 卢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