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肥胖联合会等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全球健康》上一项涵盖8国的建模研究发现,肥胖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不仅缩短健康人群寿命,还会增加医疗保健需求,造成巨大生产力损失,降低生活质量。《柳叶刀》发表的一项针对中国肥胖潜在负担的研究预测分析表明,在不考虑医疗保健服务费用的长期增长,以及肥胖相关的间接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出勤、旷工、提前退休、残疾等)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因肥胖而带来的医疗费用将达到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2%。如何通过饮食干预等措施遏制肥胖刻不容缓。
经济成本逐年升高
超重和肥胖,是指可能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堆积,可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成人肥胖程度。为了研究肥胖的经济成本,研究人员对28种已知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成本”来评估超重(25千克/平方米≤BMI≤29.9千克/平方米)和肥胖(BMI≥30千克/平方米)对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西班牙和泰国8个国家2019年的经济影响。
研究认为,肥胖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经济影响有多方面,肥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在所有国家中,肥胖的医疗费用平均占直接费用的90%;过早死亡的成本在所有国家的间接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约56%—92%)。按人均计算,2019年,各国肥胖成本从印度的17美元到澳大利亚的940美元不等,因肥胖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8个国家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由于肥胖患病率上升、人口变化和经济增长,研究人员估计,到2060年,肥胖经济成本将增长到平均每个国家GDP的3.6%。例如,从2020年至2060年,西班牙的肥胖经济成本将翻一番,印度则增加19倍。值得注意的是,8个国家的肥胖经济总成本预计将以1.8%—6.6%的平均速度增长,这一趋势令人担忧。
“肥胖也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一个日益增长的负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中心主任医师王存川表示,从20多年前开始,我国肥胖人口增长速度就不断加快。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世界中等肥胖水平,但我国成人中已有半数超重或肥胖了,因为人口基数大,我国肥胖人数已是世界第一。
带来损失和沉重负担
“肥胖是一种疾病,我国成年居民肥胖率已高达16.4%,超过了糖尿病,但肥胖还没有像糖尿病一样引起足够重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袁振芳说,国人BMI超24千克/平方米就属于超重,需要控制;而BMI超28千克/平方米就属于肥胖,需要减重。达到这两个临界点,肥胖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和过早死亡率会出现拐点式上升,还会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以下损失。
更多医疗保健费用。王存川表示,肥胖与200多种疾病有关,包括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多种癌症和抑郁症等,这就导致肥胖人群需要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手术和药物。有研究显示,肥胖人群处方数量是正常人的两倍多。而且,肥胖问题所占用医疗资源越来越多。一项报告显示,平均而言,在英、美、法等38个国家,肥胖占糖尿病所有治疗费用的70%、占心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23%、占癌症治疗费用的9%。
生产力和人力资本损失。研究显示,肥胖会造成适龄劳动力缺勤的天数更多,工作效率低,以及失业风险增加。袁振芳表示,一些年轻人会因为肥胖而影响工作,甚至有些中年人因肥胖引起关节炎、精神心理疾病等出现“残疾退休”的情况。
缩短寿命。据经合组织分析,在2020—2050年,肥胖和相关疾病将使经合组织、欧盟国家的预期寿命减少约3年。王存川表示,肥胖也是国人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项研究显示,对男性青壮年来说,重度肥胖平均缩短寿命20年。
王存川表示,肥胖就像一块滋生疾病的土壤,让很多慢性病生根发芽,给个人和国家社会造成很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可以预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增长,因肥胖导致的经济负担会越来越重,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肥胖问题买单。
更多举措有待出台
“虽然肥胖正引起大众重视,国家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我国肥胖控制和预防涉及政策、环境、经济、社会和个人等方方面面。”两位专家呼吁,现有的很多措施不足以控制肥胖流行,还需要下决心出台更多举措。
建立全面的肥胖防控法律法规体系。例如,限制不健康食品生产和销售,遏制甜饮料、超加工食品消费等。
考虑将肥胖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支持肥胖的筛查、诊断、预防和治疗。
改善致肥环境。如餐饮业和食品工业实施强制性营养标签制度;限制高能量密度、高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和高糖高盐的预包装食品的生产、销售和广告宣传;建设社区公园、体育馆、自行车道等设施,提升运动意愿。
个人和家庭要积极掌握健康饮食知识。具体包括了解每日食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吃糖、盐和高脂食物。
合理运动。儿童和青少年每周至少应进行6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成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