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情 >

“威”观察| 服务业期待摆脱“内卷”困扰

——

2021-12-12 18:24:53

《半月谈》公众号昨天发了一篇文章“我好像下班了,又好像没下班……”。文章说,近日《2021年轻人下班报告》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超3成年轻人从未准点下班,超九成90后表示下班后不想带电脑回家,而实际上过六成90后还是会把电脑带回家,超7成90后会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加班最狠的行业前五是互联网、金融、法律、会计、媒体。这些行业其实都是服务行业,或者说是新型服务业务、创新业务。在面对同业竞争的压力下,在方向尚不明确的前提下,不免“先干着”,干大发了就“卷”了起来。这种没有获得感的忙碌被称为“内卷”。然而,既然卷了,就不能白卷一场。近日一些在内卷中走在前列者陆续有“收获”了,值得尚在卷中打滚的行业引起关注。

好的内卷也能打造出“竞争力”。

如果说互联网卷得最厉害,那我们就看一下互联网在卷什么?《电商三巨头三季报解析:谁能摆脱“内卷”旋涡?》这是职业投资人程宇前不久在某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分析文章。文章分析了阿里、京东和拼多多近三年的财报等数据,发现阿里和京东的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而拼多多虽然收入没能达到市场预期,但净利润扭亏为盈。

作者认为,阿里的收入增速不断下降,毛利润率不断下降,销售和市场费用率不断上升,收入增速下降源于投资股市,而销售和市场费用增速明显快于收入增速,表明阿里业务面临瓶颈期。作者说,“阿里越来越内卷化。”京东也一样,具体原因同样涉及投资业务和主营的经营性业务。而京东的经营利润在投资业务产生作用之前就已经大幅下降了。所以,京东的根本问题还是出在了他的主营业务上。京东毛利润率的下降,可能比阿里更直接的反映了消费市场的情况。因为京东是渠道商,阿里是平台服务商。近三年的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率都是持续下降的。市场大环境对京东的毛利润率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而拼多多的收入增长率不但高,而且在2021年前三季度更是翻了一倍多。经营利润率在2021年极大改善,销售和市场费用率持续下降,虽然毛利润率也持续下滑,但拼多多的经营质量在快速提升。

相同的市场环境,拼多多为啥与京东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经营结果,而且逆袭了两位电商大佬?文章作者认为这是市场定位不同造成的。阿里,京东作为老牌电商,网络覆盖了一二三线城市,而拼多多则主打低价低端的消费市场。疫情这几年,阿里、京东的所代表的消费市场动力在下降,而拼多多的低价消费市场却在不断扩大。这说明中国电商市场正在出现结构性变化。拼多多在内卷中实实在在地开辟了一个电商服务新市场。

内卷不要紧,可喜的是卷着卷着就觉悟了。

“不想卷了!多家百亿私募集体宣布,停止这项服务!曾有私募发布错误预估,遭监管处罚”。《券商中国》昨天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随着监管部门对私募合规监管的加强,大火的私募基金预估净值服务或将终结!12月10日,多家百亿量化私募相继发出通知,将不再提供“预估净值”推送服务,请大家关注每周正式净值周报。消息一出,一时间整个私募圈都在跟进。由于预估净值在每周五提供,私募和渠道常常被催着更新,员工晚上加班是常事。

有私募管理人员表示,停止这项服务,绝不是工作量问题,而是因为无论你用多长时间,也确保不了预估的准确性。且未经托管机构复核确认,该披露方式存在较大合规风险。“我们一边喊着长期主义、价值投资,结果在净值披露上却拼命引导客户关注短期业绩,这个导向是有问题的。”一位业内人士说:“我从头到尾参与了预估净值的内卷。从一开始锦上添花的服务变成了万一没提供就会被催被骂。所有的渠道也都被卷进了这一每周一次的全民情绪化运动。我曾经以为提供这样的服务是有意义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偏离最开始提供这项服务的初心时,我再也不想卷了。”据了解,海外私募就是只披露月度净值。所以,未来国内私募的净值披露频率降低也将成为趋势。

更多的行业还在内卷中挣扎,比如产业信息预测发布。

目前围绕农业各产业的信息服务极为发达。进入融媒体时代后,服务能力更是跃上新台阶。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很容易,内容“为王”才显水平。机构拼的是各种会议论坛,请的各路专家。正规媒体拼的是策划,关注于所制作的解读、图说、专题在各发布平台上的粉丝量、阅读量。而农民呢?他们最熟悉的是各视频平台发布的短视频,听得懂,看得见。流量是共同追求,碎片化是共同效果。

今年由于特殊“猪周期”,让生猪产业站在了风口上。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全国生猪价格从7月初的16.48元/公斤降至9月末的11.11元/公斤,降幅超过30%,较年初36.94元/公斤下降近70%。生猪价格到底什么时候止跌企稳,成为今年一直就没断的热点话题。

“2021年整体的猪价走势跟大家的预判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之前很多人判断今年上半年会是明显的供给偏紧的局面,但是猪价从1月份的36元/kg,持续下跌到10月初的12.8/kg,短短10个月跌到原来的1/3。”这是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朱增勇研究员12月10日在一个会议上给出的分析。今年各种有关生猪的会议他不知道参加了多少,大家都希望他能给出一个止跌的价格。朱增勇认为,当前猪价仍然处于下行周期。从产能变动来看,此轮猪周期会拉长到2024年以后。只有产能明显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才会预示着进入新的猪周期。

围绕生猪产能变化,各种机构也展开了“信息服务”行动。预测的图表曲线越做越漂亮,数据来源越来越专业,信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似乎就看谁有“自己的”数据。这种不透明的数据来源和“内卷”式的预测发布,结果是“走势跟预判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信息不成体系,“七嘴八舌”、“人多嘴杂”导致了越分析越迷惘。抓狂、疑惑、焦虑,几乎成了普遍情绪。而随着生猪产业结构的巨变,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产业全产业链数据的准确公开透明是当务之急。

所以,今年4月20日一则“农业农村部正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引发全网关注。在农业农村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要探索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强化监督预警,完善调控政策,稳定基础产能,早研判,早介入,努力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通过统一权威的发布窗口,集中发布生猪全产业链的信息,指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

我们相信,到那时各位确实不用费心去卷了。

作者:孙鲁威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