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不确定因素增多,保障粮食安全变得更为现实迫切。压实党委政府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县乡一级更要系统思考、整体推进、抓好落实。
要围绕耕地保面积、提质量做文章。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方面,坚持“建、管、用”兼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水利、交通等部门相关项目,整合盘活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开展建设,为种粮农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创新管护机制,既可以依靠乡镇政府建立农田管护组织,也可以通过财产保险等市场手段转移损毁风险,确保项目建得好、资产用得久。依托高标准农田优越条件,在项目区域内实施水肥一体化,打造粮食生产精品示范区,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实现提效增产。另一方面,坚持改革赋能,严抓耕地保护。对农民而言,土地既是生产资料也是财产。针对近年来农村建房用地需求增多挤占耕地的现象,疏堵结合,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两项试点工作,在确保“户有所居”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自觉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
要围绕农民种粮有收益、见效益下功夫。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一是加大种粮补贴资金县级配套力度。以山东省兰陵县为例,统筹县级财政资金,通过推广小麦良种平均每亩补贴10元,鼓励规模化种植平均每亩补贴约50元,为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种的农民以“先种后补+物化补助”形式每亩补贴200元。这些补贴稳定了农民种粮预期,充分调动起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通过社会化服务降成本。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开展社会化服务。同时,由乡镇党委政府制定标准化作业合同,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对接农户和社会化服务主体,以规模化作业降低服务购买成本,稳定产量预期,进一步提升种粮效益;三是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增效益。例如,一些有条件的村庄由党支部领办了种粮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既可以按面积和目标产量获得种粮收益,又可以收到合作社分红,还腾出了时间外出务工,进一步拓展了增收渠道。
要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实招。新冠肺炎疫情何时退去、何时反复难以预测,但粮食生产的关键农时容易把握。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要根据各类作物的生长特点,分析研判经济人员往来密切地区和地理相邻地区的疫情发展态势,做好提前谋划部署,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储备与调剂,避免农资短缺耽误农时。要把握防疫“闭”与“开”的尺度,确保必要人工下地,管理服务到位。例如,针对实行“足不出户”管控措施的农户和村庄,兰陵县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群众生产互助、政府采购社会化服务组织无人机作业等多种形式,组织农业生产力量,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田间管理不缺位;针对农资进出难问题,抽调县级农业农村、商务、疾控等部门组成专班,到高速口等关键位点全天值守、靠前服务,落实防疫措施并办理通行手续,实现运输“点对点”、人员不下车的闭环管理。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脱贫户的种粮情况和在田务农情况,跟踪掌握并及时解决脱贫户出现的困难,坚决守住不发生因疫返贫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