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高学历”食品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功能食品,因此,消费者对这类“高学历”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更为放心。不过,“高学历”食品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防不良商家对品牌的觊觎,另一方面也要在保证“学历品牌”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符合市场期待的营销策略。
2022年如火如荼的“6·18”年中电商大促活动中,“高学历”食品收获众多关注,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热销产品。所谓“高学历”食品,即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食品。由于有“高学历”的加持,这类食品给人以“健康、安全、无添加”的印象,与当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观念的追求不谋而合。
那么,这类食品真的物有所值吗?由高校及科研院所研发的食品会成为流行产品吗?
“高学历”食品小众但走俏
几年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由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研制出的乳酸菌密封发酵的酸菜。当舆论还在讨论“高科技”酸菜与传统腌制酸菜谁更胜一筹时,农科院麦片、农业大学酸奶和蜂蜜、教授烧鸡等“高学历”产品已经纷纷推出,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该类产品的浓厚兴趣。
这些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高学历”食品由于其高学历背景的加持,往往给人以“健康、安全、无添加”的印象,与当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观念的追求不谋而合。近年来,这些产品已经逐步走出科研圈和高校圈,俘获了相当一批支持者。
在今年的电商促销活动中,武汉市民李女士就早早加购了一款燕麦片。据李女士介绍,她经朋友推荐得知这款产品,麦片包装上印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制”等字样。此后,这款产品就成为李女士家中的常备食品,每逢促销活动都会多储备一些。
与此同时,豆瓣平台“高校研发食品鉴赏”小组已经有4500余名成员,持续推介高校自主研发食品;知乎问答中也有多项内容,详细介绍各“高学历”食品的出身与营销状况。
正如李女士所说,“高学历”食品突出体现的安全、健康与平价,让其越发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功能食品领域,并尝试在这些“高学历”食品中找到解决方案。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于明告诉记者:“从2019年以来,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渐提高,普通民众的营养学方面的认知水平也在提升,消费者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所开发的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更为放心。即便受疫情影响,我们团队研制的黑小麦麦片的销量与两年前相比也增长了近20倍。”
从科研成果到销售产品
正是近年来的强烈关注,助推了高校和科研院所逐步加紧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尝试探索更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那么,从科研成果到销售产品的转化,又要经过哪些环节?
在投入市场之前,“高学历”食品往往已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经历过长时间的科学研究。据于明介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对燕麦的课题研究始于1988年,用了5年的时间完成品种选育、栽培、育种、高产,再到最后的品质加工。于明说,“经过临床试验,燕麦的降糖降脂功效已经得到验证。”
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到这款麦片。于是,这一研究成果被交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全资控股的一家企业开展市场化经营。
于明表示:“消费者不需要承担产品研发的前期投入,这些已经包含在科研经费里,消费者只需承担食品生产环节的设备折旧、人力、原料、动力等基础成本。同时,科研院所管理运营,产品的营销投入极少,也使得该麦片的定价有亲民优势。”
某餐饮公司北京市场负责人梁祖青表示,食品公司的市场营销投入占比较高,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占比相对更高,前期的营销投入更少。
“相对应的,食品公司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更精准。而前沿食品安全领域及研究新趋势,科研院所和高校就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但要耗费更大的精力用于成果转化。”梁祖青说。
脱胎于原西南农业大学(现为西南大学)魔芋团队的重庆西大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大魔芋公司),在科研成果市场转化方面更具经验。2012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学校支持下,该公司成立后,便将西大魔芋研究成果推向市场接受消费者检验。
西南大学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博士陈嘉认为,高校研发的食品前期有更多的基础研究积累,且该阶段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研究成熟后才会进入应用层面,这使其区别于一般食品公司研发的产品。
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博弈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研发成功的“高学历”食品已走向市场,但也要承受来自市场的挑战。一方面,运营团队要提防不良商家对品牌的觊觎,以防衍生出“蹭牌”行为;另一方面,原有的科研团队要在保证“学历品牌”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符合市场期待的营销策略。
记者在一些电商销售平台发现,“某某大学食品旗舰店”“某农科院美食”“某燕麦旗舰店”等具有误导性的名称,实际是部分商家的“蹭牌”行为。当询问是否获得授权经营时,他们则用“官方运营店铺”“旗舰店厂家直营”的回复来回避。
在2012年西大魔芋公司成立之初,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秘书长蒋学宽就已加入。他介绍说,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也留意到有部分商家会打出“品质堪比西大魔芋”的宣传语。
“这种蹭品牌热度的行为尚可以接受,但使用模糊表述误导消费者认为他们的产品使用了西大魔芋的技术,就需要诉诸法律。”蒋学宽说,西大魔芋公司在2013年就完成了品牌类商标注册,并坚持用法律来维护商标和核心技术专利。
然而,由于缺少市场化意识,于明及其团队在商标注册时还是遭遇过难题。于明说,“我们曾想将目前使用的商标经营范围扩大到果品类,后来发现早已被文化公司以多个相似名称抢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注册新商标用于其他类别食品的运作。”
另外,投入市场之后,新疆农科院所售的麦片也曾被消费者反馈“不够甜”“没有葡萄干”等内容。
对此,于明及其团队仍选择坚持原产品的研发初衷:“我们的研发初衷是给消费提供营养健康的产品,加糖或者添加其他改善口感的辅料和添加剂之后反而会变成消费者的代谢负担,农科院要对消费者的健康营养负责,对当地产业负责。”(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