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村位于洛阳市洛宁县西北部,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支柱产业,这里曾经是整个洛宁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子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36.9%。虽然早已有村民对当地野生沙梨进行改良,培育出了名为金珠沙梨的新品种,但种植的规模一直比较有限。近几年,在政府的带动扶持下,金珠沙梨的种植取得了大发展,小小的沙梨也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金珠”。一起去关庙村看一看那里现在的新生活。 12月初的关庙村正值寒冬,果园里的金珠沙梨已经在一个月前全部采摘完毕,因此地里也显得有些冷清。但是在储存仓库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李应贤今年63岁,关庙村村民,同时也是金珠沙梨的培育者。曾经饱受贫穷困扰的他一心想通过这个新品种改善自己的生活,让全村村民也都过上好日子,但直到2017年,他的果园面积只有25亩,村里跟他一起种植沙梨的村民也寥寥无几,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针对这一发展瓶颈,村里为金珠沙梨争取到了无息贷款和种植补贴的政策,李应贤的果园面积也在四年内增长到近400亩。今年,他种下的金珠沙梨迎来了大丰收,120万斤的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而这样的成果也让他十分高兴。 总台央视记者 王煜昊:随着金珠沙梨经济效益的逐渐显现,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这一品种。从2017年到现在,村里的沙梨种植面积由不足100亩发展到3500亩,年产值则上升到1000万元以上,关庙村的主导产业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金珠沙梨产业的发展也为年轻人返乡工作提供了平台,他们懂技术、脑子活、眼界宽,可用自己在外所学让产业得到更好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李萱萱是李应贤的女儿,现在主要负责金珠沙梨示范园的相关培训工作。她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回来,就是对沙梨的前景很看好,也希望能为村里的发展作自己的一份贡献。 目前,关庙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沙梨,平均为每家能带来3到5万元的收入。同时,关庙村也在积极打造“梨花节”和“采摘节”等旅游活动,把“卖沙梨”变成“卖风景、卖生态”。此外,村里还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开办加工厂等方式,在延伸产业链上下更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