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备好年货。可是最近,全国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或者是内表面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实上,据专家介绍,虽然新冠病毒在冷冻环境下更容易存活,但是市场上的进口冷链食品存在活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有一些病毒生命力顽强活了下来,通过购买和食用进口冷链食品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有多大呢?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陈君石:因为要感染人要有足够的量,病毒学家所谓载量。我们现在进口食品进入市场检出核酸阳性载量,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它的载量都是很低很低的。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只要我们保持手卫生,坚持生熟分开,这样的话造成感染的风险就会非常小。
尽管经过口岸环节、流通环节、市场环节等各环节的全面消杀和检测,进入市场流通的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极低,但是一旦有冷冻食品被检测出核酸阳性,市场监管部门还会立即展开溯源,最大程度降低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1月15日,浙江遂昌冷冻带鱼被检测出核酸阳性,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只用了5分钟就查到了这批带鱼的来源和去向。 “浙冷链”是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进口冷链食品专门建立的溯源管理平台,2020年6月22日上线。凡是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市场主体,无论大小必须要在这个系统上注册;凡是进入浙江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要贴上“浙冷链”的溯源码,进口冷链食品流通全链条实施严格的进出扫制度;所有数据实时更新,通过对大数据进行云计算,就可以做到一键排查。经查明,这批冷冻带鱼由衢州市一家水产品商行在2020年12月19日和21日分两批从福州购入,原产国为印度,入境日期是2020年11月13日,入境地点是厦门的海沧港区。这批带鱼进入浙江的首站就是衢州市,从2020年12月份开始,这批带鱼陆续被销往浙江省内的7个县市区、34个经营单位,仅遂昌一个县就涉及9个经营主体。 经过排查,遂昌县找到了下游的流动商贩,并追查到终端购买的餐饮单位和个人,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核酸采样,结果均为阴性。同时,经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全链条排查,追踪到这批冷冻带鱼流向其他地区的同批次产品,经检测均为核酸阴性。
2021年1月底,记者在北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进口冷链商品都有二维码,扫码可以清楚看到产品的原产国、上游企业和核酸检测报告等信息,一键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