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叠加影响,受到非洲猪瘟以及猪场其他重大疫病的冲击,生猪行业的发展明显受限,而要完成养猪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则需要从立体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去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畜牧业创新和猪业生产力是养猪的发展基础。4月27日—28日,以“凝智 聚力 革新”为主题的“2021(第六届)畜牧业创新论坛暨猪业生产力峰会”应势而来。本次会议旨在从畜牧行业各方搭建交流平台、从产业升级、扩大产能、提升养殖水平等方面出发激发行业新思路、引领行业新发展!
会议伊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栋开幕致辞。他表示,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率先打响了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为中国、世界抗疫做出重要贡献。2021(第六届)畜牧业创新论坛暨猪业生产力峰会在武汉隆重召开相信会对猪的生物安全形势产生积极影响。
宁波三生董事长周立明在发表开幕致辞强调:“中国养猪行业在挫折中成长,在成长中携手并进,要为创造辉煌事业奋斗。”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种种挑战,非洲猪瘟卷土重来,让很多养殖企业再次受到打击。如何抓住当前养猪行业的先机,在这次会议上将展现的淋漓尽致。周立明强调,中国养猪业需要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在挫折中成长,在成长中携手并进,共同为创造辉煌事业而奋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焕春在作《非瘟常态化下猪场健康管理综合策略》主题报告中表示,猪病研究是与病原做斗争的史诗。他从四个方面对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一、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陈焕春表示新发突发动物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影响,他呼吁养猪行业先不要寄希望于疫苗,做好生物安全调控措施才是重中之重。二、当前流行疫病在实验室的检测情况。陈焕春通过数据向大家展示了2021年非洲猪瘟全球流行情况和2020年临床主要猪病病原检测结果。三、当前主要疫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控难点。陈教授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征,综合防控措施展开讲解,从而提出了非洲猪瘟防控九点建议。四、猪场建设的生物安全。最后陈教授总结到,我国猪病防控“十六方针”:诊断清楚、******明白、免疫有数、净化根除。
农业部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猪病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分享《我国非洲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主题报告。他总结了非洲猪瘟的三个现状:(1)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已经趋缓但是并未消停;(2)非洲猪瘟疫情的流行呈现出常态化的特点;(3)非洲猪瘟病毒田间毒株的出现与变化发展使得当下的疫情防控更为复杂。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首当其冲的还是改变思维,树立正确的猪场生物安全意识,呼吁生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建议防控意识与体系。目前,官方建立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各类规模企业“各出奇招”,甚至中小散户也有了自己的一套防控体系,猪业正在向好发展.
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书记、研究员刘彦代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田见晖作题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母猪繁殖调控技术总结》大会报告。 他表示,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居首位,但并不是养猪强国,我国养猪业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仍依赖进口的情况。传统的全年连续均衡性生产,间隔若干周的批次化生产,实现同批次化生长猪群的“全进全出”,是一种工厂化模式的高效化生产模式,广泛应用于大型猪场!
天邦股份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傅衍分享《非瘟背景下猪的育种及引种的注意事项》主题报告,从六个层面介绍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育种:(1)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育种需要加快做大做强的步伐,加快育种模式的转变;(2)大型养猪企业对效益的追求导致价值育种;(3)更加重视新技术的应用,遗传进展更快;(4)要求更多的闭群生产及配种方案的改变;(5)通过公猪站(鲜精/冻精)传递遗传进展;(6)引种注意事项。在提到引种注意事项时,傅衍提到了隔离与适应两个方面。隔离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适应是为了平衡两个群体的健康/免疫水平(3-10周),隔离期间人员与设备不能交叉,适应期间有意让其交叉。最后,他强调,生物安全的措施很重要,生物安全的理念、意识更重要。
全国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协作组副组长、高级工程师、宁波三生首席科学家翁士乔在《挖掘母猪繁殖潜力》主题报告中通过后备母猪性周期管理、经产母猪繁殖周期管理、母猪繁殖调控方法三个方面对本次主题报告展开讲解。在谈到后备母猪性周期管理方面,他介绍了后备母猪发情启动的现象以及缘由,并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后备母猪性周期建立管理所涉及的管理方面。
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畜牧师、博士刘敬顺作在主题报告《基因的报告》中对温氏养猪事业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地对温氏种业情况进行讲解。同时,刘敬顺向参会人员提及了种猪精液的发展历程,简要概括了猪精液冷冻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成果。最后他表明,基因的价值传递在育种、制种与生产、猪肉市场链方面都能起到有效作用。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养猪研究院副院长吴丽艳分享《佳和集团规模猪场批次化管理探索实践》,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主要的探索实践:三周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批次生产必须合理使用激素、绩效考核要结合PSY、MSY、GSY等猪场数据并且采用分层级考核以及分解指标,最终以结果为导向达到目的。她最后强调:“探索了这么多年也是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做好一件事情需要诚信、互助、双赢、发展、贡献的综合作用,希望未来的养猪业能够更好。”
金新农东北大区场长高玉新在分享《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应用实施与关键点》中以自身所的在猪场举例总结道:(1)批次化生产计划清晰可见:配种计划一出,所有操作时间节点清晰可见;(2)生物安全风险降低:避开了每天查情、配种等大面积接触猪群的高风险操作,人员进出栋舍的次数减少,批次分娩,集中转群,减少了猪群的变动次数;(3)防控成本降低:不配种时,专栋专责,人员不交叉进栋,防护服、鞋套等防护用品的使用量大大减少,节约成本;(4)生产效益提高:批次生产可以有计划性地达到满负荷生产,达到生产产能及效益******化;(5)员工综合能力培养:集中配种、集中分娩时,人员集中调动,要求各技术员不再仅熟悉本单元生产操作,而是综合全面的学习提高,有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6)生产成本的提高:烯丙孕素和血促性素的长期使用;(7)对员工专业度要求高:集中配种,定时输精,要求各栋同时查情,则要求会查情的人员充足且专业;(8)质量难控:集中配种、集中分娩,操作量大较大,存在个别员工不重视细节,导致生产成绩的提高受阻;(9)批次调整过程断奶母猪不能及时发情;(10)断开时一刀切的模式造成部分仔猪因日龄不足而体况较弱,增加保育舍管理难度,也加大了处理力度。
南京博维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曲向阳博士分享《非瘟背景下母猪健康管理策略》。非洲猪瘟背景下,母猪健康管理的关键点在哪?曲博士主要从非洲猪瘟对母猪群健康管理所形成的挑战、健康管理团队及岗位职责、生物安全策略升级、生产管理与饲养管理策略、免疫策略与用药策略等多个维度阐述其技术手段,冀真正能够养好母猪。
业内专家精英大咖云集,各路观点激情碰撞,共话行业未来,这不仅是一场高规格的会议论坛,更是一场获取资讯、启迪思想的交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