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伏季休渔期后,今年再次出海开渔,浙江省象山县的船老大刘斌觉得心里更有底了。最近,名为“浙渔安”的全省首个渔船安全精密智控平台正式启用。他的渔船率先接入,有了数字护航,无论是安全感,还是舒适度,都明显得到了提升。
升级后的渔船长啥样?记者登上了刘斌的渔船。据了解,经过海上“千万工程”的整治提升,驾驶舱、船员生活区等环境均有了显著改善。此番接入“浙渔安”后,渔船的关键角落又增配了一系列预警摄像头,能捕捉船员未穿救生衣、驾驶舱无人值守等情况,自动提醒警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还会立即将信息传送至云端后台,便于执法和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获悉。
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刘斌一边对船头驾驶舱、船长休息区新增的一批智慧显示屏赞不绝口。“这是我作为船长,所需要的,可以通过上面显示的海图,了解船的周围和海底是否有障碍物,还能调取监控视频,实时了解船上关键区域的情况,就连最近台风经过,都能随时了解到第一手台风消息。”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坦言,浙江是渔业大省,渔船数量多、作业区域广,安全监管的压力也不小,此番“ 浙渔安”1.0测试版的上线运行,标志着浙江海上渔船安全生产工作开始进入智治新模式,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全实时、全闭环、全协同”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浙渔安”系统针对渔船、船员管理难的痛点,创新设置“渔船码(船员码)”和海上“斑马线”,将渔船和船员纳入“绿黄红”三色管理系统,系统化、数字化管理渔船和船员安全责任。
以渔船防碰撞场景为例,“浙渔安”可对渔船全程行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自动预警,并由此不断更新安全码状态。同时,基层管理组织、乡镇点验中心在开展对渔船的全程监控、人工干预时,也会将处置情况实时上传平台,便于渔业主管部门实施线上核查、线下处罚和渔船回港处置。
“由于渔船航道是东西横向,而上传航道是南北纵向,因此防范商渔船碰撞成为重中之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主要负责人顾宏飞介绍,“浙渔安”系统借鉴陆地交通规则,引入的海上“斑马线”概念,将进一步降低商渔船碰撞几率。
此外,“浙渔安”的上线,还将进一步解决海陆互联互通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宽带入海”工程。目前,海陆之间的通讯的费用仍处于高价位,但今后,渔民每月流量的费用大约能节省8成以上,使渔民在海上使用电话、微信、视频,可与陆上一样便捷、经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