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镇“四妮”特菜、杜良“黄金晴”大米、范村乡“嘴啦啦”花生、万隆乡“薯香门第”紫薯……翻开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副产品知名品牌名录,一股浓浓的“豫”味扑面而来。近年来,祥符区坚持以质量兴农,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通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约化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使一批精品农业蓬勃兴起。
数九寒冬,抵挡不住万隆乡龙海薯业网红带货主播的热情。在万隆乡龙海薯业隆佑昌网货供应中心,董事长吴龙海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目前,我们公司每天线上销售红薯达1万单左右,还有很多广东、福建等外地客商联系我们线下订购红薯,每天销售近100吨左右。”
万隆乡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聚力红薯特色种植,规划了10万亩的红薯产业园;成立了龙海薯业为龙头的农业合作社50多家;建成了脱毒红薯苗实验室、500亩的红薯原种苗、扩繁苗育苗基地、8000吨的冷库和多调低温库、占地3000平方的电商销售中心;形成了集研发、育苗、种植、购销、储存、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了年产值7亿元。
类似的“响亮名片”在祥符区比比皆是。 陈留镇四妮特菜基地被开封市确定为无公害设施蔬菜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翼奖。“一茬大棚快菜25天即可成熟,行情好时,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省内外超市,收入很可观。”四妮特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前进说。
通过品牌建设,四妮特菜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快菜种植项目被列入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核心种植区260余亩,全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其种植的鸭儿芹(三叶香)、黑番茄、冰草、意大利茴香球、宝塔菜花等,都是特种蔬菜新品种。周边群众看到四妮特菜基地种植的“稀罕菜”卖上了好价钱,纷纷前来取经。如今,四妮特菜种植合作社为祥符区八里湾镇、兴隆乡以及通许县竖岗镇等种植户提供蔬菜种子和技术指导,直接带动种植户200户,增加从业人员100余人。
祥符区“西瓜”“花生”名声远播,“开封县花生”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在“汴梁西瓜”产地的田庄村,群众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施有机肥、统一物理治虫”模式套种的5000多亩花生,经多方认证为有机花生,被引资企业富兰格生物工程(开封)有限公司定为原材料生产基地。祥符区年产100万公斤的有机花生,产品销往欧盟和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使农民年增收150万元以上。目前,祥符区正在扶持富兰格公司以“祥符红”新品为主,延伸开发花生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着力将“开封县花生”打造培育成知名品牌和知名跨境电商品牌。
培育农业品牌不易,保护好则更难。对此,祥符区对农副产品品牌建设实行清单式管理,对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先后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对不“合格”的坚决“摘帽”。
以品牌为引领的现代特色农业已成为祥符区发展的一张全新名片。在此基础上,祥符区把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撬动农村经济“金杆杆”来抓。通过培训、召开座谈会等措施,提高了全区6000多名专业经纪人的高“经纪”质量。仇楼镇经纪人马明亮筹资200万元建成库容量3000吨的冷库,瞄准国内市场做蔬菜购销生意。他和200多户农民签了订单,收购大蒜、胡萝卜和菜花,把这些蔬菜反季节销售,不仅在长沙、株洲、武汉等城市的超市中俏销,而且通过客商出口到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增收农业增效,祥符区坚持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绿色特色农副产品为依托,确立了“政府扶持、搭建平台,市场主导、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典型引路,社会参与、循序渐进”的“电商+产业”发展思路,于2016年9月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先后改扩建了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祥符区服务中心办公楼、智能化仓配中心、O2O线上线下一体化体验中心、云书网中转库、公司办公用房等设施,融电商企业、网商孵化、政务服务、物流、培训、中介服务等各种功能为一体,各项功能日趋完善,成为开封市电商园区的示范项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坚持不懈的农业品牌建设,祥符区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不仅走俏国内市场,也同样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据统计,祥符区有300多种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王恪峰 赵儒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