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江西:小微湿地变景观公园 水清岸美提升生态功能

——

2022-01-29 12:02:25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方面,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积极推进小微湿地生态保护,对受污染的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开展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小微湿地指的是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小湖泊、池塘、坑地等小型自然湿地。江西乡村有着十分丰富的小微湿地资源,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是江西首批小微湿地试点地区,湿地建好后,不但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山水相依的休闲好去处,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停歇和栖息场所,睦埠村因此成了周边有名的旅游景点。

江西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村民 钟雯: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臭水塘,然后经过改造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公园,家门口的风景越来越漂亮了。我们经常到这里来散步、拍照。

睦埠村地处河流尾端,有害的水生生物遍布水域,污染严重。为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当地自然资源和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地调研后,根据水域附近周边环境,设计了一套定制化的改造方案,净化水质,改善人居环境,重构小微湿地良性生态循环。

江西兴国县林业局副局长 李小平:采取清淤、驳岸设计改造、多样化生物景观种植等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小微湿地示范性建设,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村民提供休闲环境的目的。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湿地生态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仔伟:通过研究发现,小微湿地在生态系统发挥的生态价值更重要,通过小微湿地的保护进行修复,来提高我们小型的坑塘水面河流的生态质量,让它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据了解,2021年,江西安排专项资金1440万元,用于新建小微湿地示范点建设,每一处小微湿地有40万元的建设资金。经过近一年的建设,首批5个小微湿地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江西第二批31处小微湿地示范点正在进行环境修复改善,力争到“十四五”末期示范点数量达到100处。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