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惊蛰谈先民的治虫智慧

——

2022-03-07 01:20:27

惊蛰时节气温回暖,越冬昆虫醒来。这个节气是消灭害虫的重要农时。

惊蛰,别名启蛰,是最早被命名并记录下来的节气名称之一。《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小篆的蛰——,上面画的是,一个人的手被捆住。这个字加上虫,表示虫子被气候所限制,冬天躲藏在土中冬眠不吃不喝的状态。启蛰表示蛰居的动物开始活动,这是一个温和渐变的过程,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物候变化。起初启蛰与立春两个节气都在正月,立春第二候的候应是“蜇虫始震”,意思是潜伏在地下的蛰虫开始苏醒,但动而未出。 “启蛰”是立春“蜇虫始震”的后续,表示蛰虫开始启户出走。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把这个节气与其后的雨水交换位置,使其从正月调换到二月,为规避汉景帝刘启名讳,名称也从原来的“启蛰”更改为“雷惊蛰”,“雷”取自农历二月对应的震卦,其中的一个卦象为雷,代表的时间为二月,表示一种向上、向外发展的趋势。“惊”突出“蛰虫惊而出走矣”的物候现象,体现了蛰虫瞬间的突变,强调是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蛰伏的动物。因此,后世相关诗歌、谚语等总把惊蛰与打雷挂钩。例如,韦应物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巧的是这首诗描写的也是安徽的景象。尽管刘安所在的淮河流域仲春时节会打雷,但是昆虫多数都没有听觉器官,不论是以蛹、卵、幼虫,还是成虫形态越冬,应该是听不到雷声的。越冬昆虫醒来和雷声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与惊蛰时节气温回暖有直接关系。

惊蛰的节气名称对于蛰虫启户的物候现象具有特别明确的提示意义,表明先民对蛰虫的影响高度关注。在传统文化中,蛰虫是一种比较笼统的称呼,包括越冬的昆虫和冬眠的动物。单就昆虫来讲,今天在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害虫有约150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虫害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4%。作物害虫大体可分为四类:取食叶片为害的棉铃虫等食叶害虫;取食叶片汁液为害的蚜虫等刺吸式害虫;钻蛀茎秆为害的玉米螟等蛀食性害虫;取食种子、嫩根、幼芽的蝼蛄等地下害虫。在惊蛰时节,害虫经过严冬凌冽寒风、冰封雪冻的考验,存活者稀少,而且此时害虫的容生之地也相对集中,它们往往躲藏在枯枝、落叶、树皮下、表土里、垃圾中并开始往外出走。这是进行消灭的绝佳机会。否则,害虫会很快繁殖,百日之后数量将增加上千倍,并分散到大田作物里为害,消灭起来比较费力。因此,惊蛰节气是消灭害虫的重要农时,准确把握时机,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地流传着许多惊蛰消灭害虫的习俗。早春天干物燥,田地空闲开阔,有利于火攻,弘治《上海志》说:"乡人秉高炬,谓照麻虫。"用火焚烧田间的残藁宿草,以利化草为肥和杀除害虫,祈求田之稻谷和蚕之茧丝丰收。江浙一带惊蛰日人们把扫把插在田间,恳请扫帚神显灵扫除害虫,宁波的“扫虫节”,农家会拿着扫把到田里举行扫虫仪式。为了便于举行灭虫仪式,民间多以“物”代虫。湖北土家族有“射虫日”,即惊蛰日前在田里画出弓箭的形状以模拟射虫,引导人们消灭害虫。陕西、甘肃、江苏、山东等地人们把黄豆、芝麻之类放在锅里翻炒,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就像虫子在锅中受热而蹦跳似的,谓之“爆龙眼”,男女老少争相抢食炒熟的黄豆,称作“吃虫”,喻意“吃虫”之后人畜无病无灾,庄稼免遭虫害,祈求风调雨顺。客家人炒豆子、炒米谷、炒南瓜子、炒向日葵子以及各种蔬菜种子吃,谓之“炒虫”。炒熟后分给自家或邻居小孩食用。客家人还有做芋子饭或芋子饺的习俗,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消除害虫。据说如此一来可以消灭多种害虫,农作物不受虫害,能够确保当年五谷丰登。这些看似可笑的射虫、扫虫、烧虫、炒虫、吃虫习俗,隐含着告诫人们在惊蛰时节进行消灭害虫之意,并以食物象征虫便于人们在分食中加强记忆和传承传播。此外,民间还流行“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时节冷暖交替,易外感风寒,吃梨有润肺除滞之功用,人们还借“梨”“离”同音,把吃梨和“与虫别离”联系起来,表达驱虫祈丰收的美好愿望。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惊蛰灭虫习俗代代相承,直到今天人们依然会在惊蛰日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虫、蚊、蛇、鼠和消除霉味。

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治虫经验。一是以虫治虫。《诗经》已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记载,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这一记载表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发现了虫子之间的相克现象。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了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而且这种黄猄蚁可以在集市上买卖,这是以虫治虫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先声。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也谈到岭南地区有人以收集和贩卖黄猄蚁为业的事例,可见这种治虫方法的应用比较普遍。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主要有瓢虫、草蛉、捕食螨以及寄生蜂等。七星瓢虫后背有七个斑点,成虫捕食蚜虫、介壳虫、壁虱等害虫,能大大减轻农作物、瓜果、树木的虫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号称“蚜狮”的草蛉,在整个幼虫期平均能消灭蚜虫七、八百只以上。目前已大量人工繁殖,用来防治棉铃虫、蚜虫。二是养鸭治蝗。蝗灾是中国古代三大灾害之一。先民利用鸭子消灭蝗虫的记载则始见于明代,陈经纶曾在《治蝗笔记》中详细地记述了自己养鸭治蝗的经过。有一年,陈经纶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蝗虫,把薯叶全给吃光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鸟又多又快,四十只鸭子可治四万只蝗虫,同时,蝗虫还可作为养鸭子的饲料,营养丰富,吃了蝗虫的鸭子体格健壮产肉产蛋量得到大幅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2000年新疆出现了大批蝗虫,浙江分10多次,总共运过去了10万多只麻鸭。在麻鸭的助力下,新疆特大蝗灾仅持续了3个月就被消灭。三是利用青蛙治虫。先民很早观察到了自然界青蛙吞食昆虫的现象,南方稻作区民间形成了蛙神崇拜习俗。西南少数民族的铜鼓上,常铸有蛙形纹饰,有期盼青蛙守护粮食丰收的寓意。明代李时珍记载,农民以蛙声的大小、早晚来预测年成之丰歉。四是保护鸟类捕虫。《庄子》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见我国先民很早就发现食物链现象,注意到鸟类能啄食昆虫。研究表明,一对家燕和它们的两窝小燕一个夏天能吃掉50万至100万只害虫。一对灰椋鸟一个月捕食蝗虫11千克。一只大山雀一天能消灭的害虫相当于它的体重。一对啄木鸟可以消灭周围几十亩森林中的害虫,被人们誉为“树木的医生”。五是保护益兽灭虫、灭鼠。壁虎、食蚁兽、刺猬、蝙蝠等都是灭虫高手。壁虎趾下皮肤长着许许多多的腺毛,能分泌沾液,粘附力极强,能在光滑墙壁上爬行,以极快的速度将舌头吐出粘住蚊蛾吃食。蛇、黄鼬、猫、老鹰等是灭鼠专家。黄鼠狼是老鼠最大的天敌,吃的食物90%是老鼠,能钻进鼠洞抓鼠。每头黄鼬一夜之间可以捕食6~7只老鼠,一年能吃掉上千只老鼠。看来民间把黄鼬视为仙家来供奉,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作者:唐志强(系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

热点排行 Top